• 2019年第0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特邀文章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食品科学学科2018年度项目资助情况分析与2019年度项目申请展望

      2019, 19(2):1-5. CSTR:

      摘要 (54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分析了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食品科学学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介绍了新时代科学基金的资助导向和2019年度食品科学学科试点分类申请与评审的范围,以及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食品科学学科申请代码。

    • >基础研究
    • 植物乳杆菌调节抗体和细胞因子水平缓解食物过敏的机制

      2019, 19(2):6-11. CSTR:

      摘要 (54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食物过敏危害人体健康,利用益生菌特有的抗过敏作用来缓解食物过敏是治疗食物过敏的新方向,然而目前关于益生菌缓解过敏的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以前期筛选出的具有抗过敏功能的4株植物乳杆菌为研究对象,利用Balb/c小鼠建立食物过敏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荧光定量PCR(RT-PCR)等方法研究植物乳杆菌对Th1/Th2相关细胞因子、抗体分泌的影响。ELISA结果表明,将4株植物乳杆菌与致敏小鼠脾细胞共培养可降低IL-4的分泌水平,增加IFN-γ的分泌水平,而荧光定量结果证实IL-4及其转录因子GATA-3 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IFN-γ及其转录因子T-bet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这一结果与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果一致。此外,4株植物乳杆菌均可下调致敏小鼠血清中IgE分泌水平,缓解由食物过敏造成的肠道黏膜及肺泡组织损伤。这些结果说明植物乳杆菌通过调节Th1/Th2平衡来缓解食物过敏。

    • 副干酪乳杆菌L9对卵白蛋白诱发的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的调节作用

      2019, 19(2):12-20. CSTR:

      摘要 (60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过敏性气道炎(哮喘)是一种以炎症细胞浸润,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Th2主导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是敏感人群因吸入花粉、尘螨等外界抗原而引起过敏反应。目前常见的治疗方式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其副作用大,患者存在类固醇药物抗性等缺点。研究表明特定益生菌菌株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在缓解过敏性气道炎症状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本研究采用卵白蛋白致敏小鼠急性哮喘模型,通过灌胃4.0×109CFU/d和4.0×107CFU/d活菌以及热致死副干酪乳杆菌L9,研究L9对哮喘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灌胃L9可以显著降低过敏性气道炎小鼠的气道高反应性,降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P<0.05),减轻肺部中小型气道附近炎症细胞的浸润;L9通过降低小鼠血清中的总的IgE(P<0.001)和IgG1(P<0.05),上调血清中IgG2a(P<0.05),纠正小鼠体内的系统性免疫失衡;L9降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4、IL-5、IL-13的含量(P<0.05),提高Th1细胞分泌的IFN-γ(P<0.05)和Treg细胞相关的TGF-β(P<0.05),纠正小鼠肺部的Th2/Th1免疫失衡。灌胃热致死L9同样可以显著改善哮喘,纠正系统性免疫失衡和Th2/Th1免疫失衡。结论:副干酪乳杆菌L9通过调节Th1/Th2免疫平衡减缓小时过敏性气道炎症状。

    • 香水莲花提取物对小鼠高脂膳食诱导肥胖的预防作用

      2019, 19(2):21-26. CSTR:

      摘要 (49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香水莲花提取物对高脂膳食诱导肥胖的预防作用,为其应用于保健食品或药品中奠定试验基础。方法:在给予高脂饲料的同时,喂以不同剂量的香水莲花提取物(NHE)。饲养8周后分别测定体重、摄食量、脏器质量、血清、粪便脂类含量、胰脂肪酶活性、肝脏抗氧化水平以及脂肪组织慢性炎症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高剂量[400 mg/(kg BW)]NHE能显著降低小鼠体重、睾周围脂肪质量、肾周围脂肪质量、肝脏质量(P<0.05),降低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P<0.05),提高粪便中脂类、甘油三酯(TG)含量(P<0.05),降低胰腺中胰脂肪酶活性(P<0.01),增强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降低肝脏丙二醛(MDA)含量(P<0.05)以及降低脂肪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含量(P<0.01)。结论:NHE对小鼠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具有预防作用,并能改善肝脏氧化应激,缓解脂肪组织慢性炎性。

    • 豌豆蛋白酶解产物促进益生菌生长活性研究

      2019, 19(2):27-36. CSTR:

      摘要 (37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豌豆蛋白酶解产物(PPH)对17株常见益生菌在普通液体培养基及脱脂乳培养基中生长的影响。比较这17株益生菌在含有PPH的MRS培养基和不含PPH的MRS培养基中的菌体密度、活菌数和发酵液pH值,结果发现添加4mg/mL的PPH,可显著改善干酪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在MRS培养基中的生长,其菌体密度提高10.78%~49.34%,活菌数提高1~3个数量级,发酵液的pH值显著降低;然而其对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生长无明显影响。比较这17株益生菌在含有PPH的10%脱脂乳培养基和不含PPH的10%脱脂乳培养基中的活菌数和pH值,结果发现这些菌在含有PPH的10%脱脂乳培养基中的生长均优于不含PPH的10%脱脂乳培养基中的生长, pH显著下降,经特定时间发酵后的活菌数显著提高。经24 h发酵,PPH对鼠李糖乳杆菌W119的促生长作用最强,能使其活菌数从4.23×108提高到7.47×1011,发酵液pH值从5.83降到4.90。综上所述,豌豆蛋白酶解产物可显著促进益生菌的生长,提高益生菌的存活率,缩短益生菌的生产时间。

    • 莲原花青素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对抗氧化的影响

      2019, 19(2):37-46. CSTR:

      摘要 (47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DPPH·测试法研究莲原花青素(LSPC)与金属离子反应前、后对清除DPPH·能力的影响以及对抑制脂肪氧化和脂肪氧合酶酶活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LSPC与金属离子反应后清除DPPH·的能力较LSPC强。金属离子与LSPC协同作用比单独使用LSPC的抑制脂肪氧化能力强。金属离子与LSPC的配合物具有强的抗氧化能力。低浓度的金属离子与LSPC有协同抑制脂肪氧合酶酶活的能力。金属离子与LSPC反应后对脂肪氧合酶酶活的抑制能力较LSPC明显提高。

    • 大豆糖蛋白的抗氧化特性及其机理

      2019, 19(2):47-54. CSTR:

      摘要 (43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大豆分离蛋白(SPI)与葡萄糖按质量比1∶2混合,通过美拉德反应生成大豆糖蛋白,测定不同反应温度(70,80,90℃)、不同反应时间(0,1,2,3,4,5,6h)条件的大豆糖蛋白的还原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游离氨基含量、褐变程度,紫外光谱扫描分析和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等指标,探讨大豆糖蛋白的抗氧化性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大豆糖蛋白中游离氨基含量逐渐减少(P<0.05),反应褐变程度越大,抗氧化性越高,其中90℃6 h的大豆糖蛋白具有最高的还原能力,比SPI还原能力高5.6倍;90℃5 h的MRPs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与SPI相比提高了1.69倍,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高达68.55%,是SPI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3.67倍。紫外扫描结果表明:MRPs的色氨酸吸收峰强度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而80℃和90℃6 h MRPs色氨酸吸收峰有明显减弱趋势。SDS-PAGE电泳图谱表明,随着反应的进行,MRPs的α′和α亚基条带逐渐变浅,生成的大分子物质发生聚集。大豆蛋白葡萄糖反应生成的MRPs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其抗氧化性与蛋白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

    • 溴化呋喃酮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形成及黏附作用的影响

      2019, 19(2):55-61. CSTR:

      摘要 (62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为了预防控制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研究群体感应抑制剂3,4-二溴-2(5H)-呋喃酮在亚抑菌浓度下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形成的调控及黏附作用。方法:采用倍比稀释法确定抑制剂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致死剂量(MBC),研究在亚抑菌浓度MIC,5MIC,10MIC时,单增李斯特菌生长曲线、细菌总蛋白含量、胞外多糖含量变化规律。通过结晶紫染色法观察生物膜形成情况,计算抑制率;通过细胞黏附试验测定对黏附率的影响。结果:3,4-二溴-2(5H)-呋喃酮对单增李斯特菌的MIC为25μg/mL,MBC为400μg/mL;在工作质量浓度分别为25,125,250μg/mL时,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率分别为18.83%,39.98%和83.27%,细菌总蛋白和胞外多糖明显减少;对单增李斯特菌侵染Caco-2细胞黏附率抑制率分别为44.41%,67.68%和85.28%。结论:3,4-二溴-2(5H)-呋喃酮在亚抑菌浓度下,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的形成以及黏附细胞均存在一定的调控作用,且随着抑制剂浓度的增加抑制效果更明显。

    • 超声对乳清蛋白及其水解物的美拉德产物抗氧化性及结构的影响

      2019, 19(2):62-70. CSTR:

      摘要 (50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提高乳清蛋白及其水解物的抗氧化性,以乳清分离蛋白及其水解物为原料,在超声辅助水浴条件下分别与半乳糖发生美拉德反应,研究超声时间对美拉德反应进程、产物结构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清分离蛋白美拉德反应中间产物、褐变程度和接枝度分别在超声60 min、未超声及超声30 min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37,0.24,20.89%;而乳清蛋白水解物美拉德反应均在未超声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8,0.29,21.80%。乳清分离蛋白及其水解物美拉德反应产物还原力均在超声作用60 min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481和0.699,显著高于未超声处理(P<0.05);两者反应产物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均在超声30 min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4.89%和83.83%,显著高于未超声处理组(P<0.05)。同时,内源荧光光谱及紫外吸收光谱表明,超声作用可以改变美拉德反应产物的结构,使其结构更加松散。以上结果表明,超声作用可改变美拉德反应进程及产物的三级结构,提高产物抗氧化性。

    • >加工技术
    • 谷物麸皮对面团及中式面条品质的影响

      2019, 19(2):71-79. CSTR:

      摘要 (4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测定3种谷物麸皮的营养成分,并探究不同谷物麸皮对面团糊化特性、热机械学特性、面条质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谷物麸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酚类物质,含量分别为29.7%~53.4%、1 762.3~2 955.4μg GAE/g麸皮,其中燕麦麸皮的β-葡聚糖含量最高,为10.7%。加入麸皮使面团的衰减值、吸水率、形成时间显著(P<0.05)增加,回生值显著(P<0.05)降低。加入麸皮降低了面团及面条的品质。添加谷朊粉可有效改善面团及面条品质,麸皮面条的DPPH·清除率较小麦粉面条显著增加134.5%~210.7%。

    • 加工工艺对挂面干燥过程水分状态的影响

      2019, 19(2):80-89. CSTR:

      摘要 (49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挂面干燥过程中水分状态及分布,研究加工工艺对挂面干燥过程水分状态的影响。以小麦粉制作的挂面为材料,采用食品水分分析实验平台,设计三因素不等水平(和面加水量30%,35%;和面真空度0.00,0.06 MPa;干燥温度32,40,48℃)全排列挂面干燥试验。在相对湿度75%条件下定时(300 min)干燥,干燥过程中每45 min取样分析。利用低场核磁技术测定挂面干燥过程中的水分状态及分布。结果表明:挂面干燥过程中水分可分为强结合水、弱结合水、自由水,横向弛豫时间分别为:T21,0.03~0.60 ms;T22,0.96~6.75 ms;T23,57.22~354.54 ms;其中弱结合水所占比例最高;干燥过程中T21、T22不断减小,与含水率(0.17~0.52 g/g db)线性相关。和面加水量是影响T21的最主要因素,干燥温度次之;和面真空度仅在干燥前期对T21有显著影响;和面加水量也是影响T22的最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挂面干燥过程中水分主要以弱结合水形式存在,其次是强结合水,自由水占比较小。随着干燥过程的进行,弱结合水所占比例升高,强结合水所占比例下降。影响挂面干燥过程中水分状态的主要因素是和面加水量。

    • 黑曲霉1504产葡萄糖氧化酶的ARTP诱变、产酶条件优化及改良面粉品质研究

      2019, 19(2):90-97. CSTR:

      摘要 (36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新型诱变方法——常温、常压等离子体诱变(ARTP)对产葡萄糖氧化酶(GOD)菌株黑曲霉1504进行诱变育种,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产酶条件,将所得GOD用于面粉品质改良。通过ARTP诱变,获得酶活力提高较大的正突变菌株12株,其中2株菌株A117、A158的产酶活力提至原始菌株的3.17倍和3.31倍,分别达到172.72 U/mL和180.74 U/mL。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的发酵条件:葡萄糖110.28 g/L、牛肉蛋白胨5 g/L、硝酸钠5 g/L、碳酸钙37.89 g/L、KCl 0.5 g/L、KH2PO42 g/L、MgSO4·7H2O 0.7 g/L, pH值自然。接种量为0.05(V/V,3×106个孢子/mL),30℃下培养4 d,产酶活力达到373.24 U/mL,是优化前的2.02倍,属国内较高的胞外葡萄糖氧化酶生产水平。GOD对面粉品质改良的研究表明,适量添加GOD的面粉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及粉质指数都有所增加,面团拉伸阻力明显增大,延伸度有所下降,说明面粉性质得到改良。

    • 优良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在酸奶中的应用

      2019, 19(2):98-107. CSTR:

      摘要 (6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分离自泡菜汁、藏灵菇乳、醋醅中的41株乳酸菌进行细胞和菌落形态观察,16S rDNA分子鉴定,系统发育树构建及菌株特性测定。从中筛选出兼具产黏、产香、抗氧化活性强的优良发酵菌株——植物乳杆菌Z4和凝结芽孢杆菌Z10,并将其应用到酸奶发酵生产中。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了优良强化菌株Z4、Z10的发酵乳,不仅黏性、内聚性等凝乳质地得到明显改善,还增强了其在储存期间的稳定性。通过GC-MS分析,从酸乳中检出25种风味物质,其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2,3-丁二酮、乙醛等在菌株强化酸乳中的含量显著高于普通对照组酸乳。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发酵酸乳对·OH自由基和DPPH有较好的清除效果,尤其是添加了抗氧化活性强化菌株Z4、Z10的试验组酸乳的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当酸乳质量浓度为50 mg/mL时,二者对·O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75.2%和45.3%,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达到53.7%和39.5%;其对O2-·也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 葛根淀粉为基质液态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培养基成分优化

      2019, 19(2):108-115. CSTR:

      摘要 (49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葛根淀粉除含淀粉外,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黄酮类物质,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红曲色素是红曲霉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诸多生理活性。若以葛根淀粉为基质发酵生产红曲色素,可将两者的保健功效有机结合。本文探索以葛根淀粉为基质,复配不同碳源、氮源、金属离子,采用红曲霉菌株FZU-MP1501进行液态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结果显示:以葛根淀粉或籼米粉为基质,两者的红曲色素产量无显著差异。单因素试验表明,以葛根淀粉为碳源时,添加麦芽糖、谷氨酸钠及硫酸亚铁有利于其产色。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表明,麦芽糖、谷氨酸钠、硫酸亚铁的最佳添加质量浓度为麦芽糖32.50 g/L、谷氨酸钠22.33 g/L、硫酸亚铁0.70 g/L。在此基础上得到最优醇溶性色价为3 591.43 U/g,比优化前提高66.42%,其中黄色价、橙色价、红色价分别提高了104.90%,44.31%和45.19%。葛根淀粉可作为基质,通过液态发酵红曲霉生产红曲色素,且经培养基优化可大幅提高色素产量。

    • 改性甜菜纤维的制备及其在糖液脱色中的应用

      2019, 19(2):116-124. CSTR:

      摘要 (37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甜菜粕纤维(SBPF)为原料,通过环氧氯丙烷/乙二胺对其进行改性,获得一种新型的纤维素类吸附剂,研究这种改性甜菜粕纤维对糖液的脱色作用。通过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甜菜粕纤维进行结构表征。以改性甜菜粕纤维中氮元素增加量(△N%)为指标,确定甜菜粕纤维胺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乙二胺质量分数30%、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80℃和NaHCO3质量分数1.5%。在此条件下,获得的改性产物中氮元素增加量为1.23%。FTIR分析结果表明:改性甜菜粕纤维吸附剂发生胺化反应,其对糖液的脱色能力是因胺基基团的引入;改性甜菜粕纤维中氮元素增加量与糖液浊度去除率和脱色率呈正相关的关系。本研究表明,改性甜菜粕纤维可用于糖液脱色,是一种前景广阔的脱色剂。

    • 库拉索芦荟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理化性质

      2019, 19(2):125-131. CSTR:

      摘要 (44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库拉索芦荟鲜叶为原料,从其去皮后的凝胶中提取得到芦荟多糖(AGP),采用硫酸铵沉淀法进行分级纯化,得到一个主要级分AGP40。分别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比色法和离子色谱法对AGP40的纯度及分子质量、化学成分和单糖组成进行分析。利用红外光谱技术表征AGP40的光学特性,用旋转流变仪测定其表观黏度。结果表明:AGP40为均一性高的中性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338 ku,几乎不含糖醛酸和蛋白质,主要由甘露糖组成,含少量的葡萄糖。红外光谱图显示:AGP40含有乙酰基团,其乙酰基含量达29.9%,推测该多糖为乙酰化的葡甘露聚糖。此外,流变学实验显示:该多糖溶液表观黏度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当质量浓度达到4%以上时,呈假塑性流体性质。

    • 微胶囊化核桃粉末油脂制备工艺及其氧化稳定性研究

      2019, 19(2):132-138. CSTR:

      摘要 (39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喷雾干燥方法制备微胶囊化核桃粉末油脂,对微胶囊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分析粉末油脂的微观结构及其氧化稳定性。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微胶囊化核桃粉末油脂的制备工艺为:核桃油质量分数25.03%、大豆分离蛋白质量分数24.88%、卵磷脂添加量1.97%、均质压力20.12 MPa,此时粉末油脂的包埋率为94.32%。高包埋率粉末油脂的微观结构呈现较规则的球形,囊壁完整性较好,且表面光滑,结构致密。此外,不同包埋率粉末油脂的氧化诱导时间存在显著差异,微胶囊包埋技术能够提高核桃油的氧化稳定性,并且包埋率越高,粉末油脂的氧化稳定性越好。

    • 番茄红素油多层乳状液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2019, 19(2):139-146. CSTR:

      摘要 (36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番茄红素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天然类胡萝卜素,它不溶于水,且结构特殊、不稳定。将番茄红素油制成多层乳状液,有望改善其溶解性和稳定性。本文以大豆分离蛋白、果胶和壳聚糖作为聚电解质,采用静电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制备番茄红素油多层乳状液,探讨聚电解质浓度、pH、乳化速度等因素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以确定制备番茄红素油多层乳状液的最佳条件。研究表明,在pH3、乳化速度15 000 r/min、番茄红素油含量0.5%、大豆分离蛋白含量1%的条件下,制备的初级乳状液乳层保留率为90%;在pH3、番茄红素油含量0.25%、大豆分离蛋白含量0.5%及果胶含量0.05%的条件下,制备的二级乳状液乳层保留率达到92%;在pH3、番茄红素油含量0.125%、大豆分离蛋白含量0.25%、果胶含量0.025%及壳聚糖含量0.05%的条件下,制备的三级乳状液乳层保留率达95%。制备番茄红素油多层乳状液可以显著提高番茄红素的稳定性,本研究为提高番茄红素的溶解性和分散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 金枪鱼鱼白的植物乳杆菌发酵脱腥增香作用研究

      2019, 19(2):147-154. CSTR:

      摘要 (47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利用植物乳杆菌发酵金枪鱼鱼白来改善其风味,研究脱腥增香的效果,为水产品加工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特征风味雷达图来确定新鲜鱼白和发酵不同时间的鱼白及其发酵液的挥发性物质变化趋势,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仪(HS-SPME-GC-MS)对这个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合感觉阈值,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确定发酵鱼白的主体风味成分。结果:PCA和雷达图显示新鲜鱼白与发酵鱼白的气味差异明显,发酵液的气味变化相对较小,较稳定。通过GC-MS在新鲜鱼白、种子发酵液、发酵12 h、24 h、36 h和48 h的鱼白及其发酵液中分别检测出22,13,12,23,35,34,11,13,15,17种挥发性物质。经过发酵的鱼白中庚醛、己醛、1-辛烯-3-醇等具有腥味的物质减少,具有奶香气味的己酸、2,3-丁二酮、乙偶姻等物质含量增加。这些物质是发酵鱼白中的主体风味物质。结论:植物乳杆菌发酵鱼白24 h后,其风味得到改善,脱腥增香的效果非常明显。

    • 非氨基酸源因素对热反应牛肉香精中氯丙醇形成的影响

      2019, 19(2):155-163. CSTR:

      摘要 (36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肉味香精中非氨基酸源因素(油脂、氯化钠、时间、温度、木糖、牛油、葡萄糖、复合料和pH)对3-MCPD生成量的影响。首先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市场上肉味香精中3-MCPD的含量进行抽样检测,然后建立模型热反应;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非氨基酸源对3-MCPD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抽检的两个公司中,膏状肉味香精中的3-MCPD含量多于粉状香精;模型热反应牛肉香精中3-MCPD的含量受油脂、氯化钠、时间、温度、木糖和牛油的影响较大,而其它3个因素(葡萄糖、复合料和pH)对3-MCPD的生成量影响不大。

    • 鹅油热氧化与美拉德反应制备鹅肉香精

      2019, 19(2):164-172. CSTR:

      摘要 (45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脂肪氧化在成品鹅肉味香精中的应用及不同条件对热反应产物的影响,通过感官评价结合气-质谱联用分析各氧化鹅脂的热反应产物及其关键香气成分。经统计分析,确定鹅肉香精的优化配方是:氧化鹅油3 g、L-半胱氨酸0.5 g、葡萄糖3 g、木糖1.5 g、维生素B11 g、水10 g。用此配方可制得具有明显鹅肉气味特征的香精。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谱联用法检测出鹅肉香精中有43种挥发性氧化产物,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化合物有4-甲基-5-羟乙基噻唑(33.94%)、乙酰丙酸(26.91%)、异戊酸(8.35%)、乙基麦芽酚(4.59%)等,这些化合物对鹅肉特征香味形成具有重要贡献。

    • 干燥方式对苦瓜茶感官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2019, 19(2):173-184. CSTR:

      摘要 (55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苦瓜茶感官品质、色泽、水浸出速率和浸出物含量以及主要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含量的影响,为筛选苦瓜茶适宜加工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感官评分、色差值、水浸出速率和浸出物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方法对苦瓜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比较真空冷冻干燥、日晒干燥、热泵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和真空干燥共6种干燥方式对苦瓜茶感官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结果:各干燥方式的苦瓜茶感官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热风、微波、真空、真空冷冻、日晒和热泵干燥。真空冷冻干燥苦瓜茶水浸出速率最快,浸出物含量最低。真空干燥浸出速率慢,浸出物含量高。从6种干燥方式的苦瓜茶挥发性物质中共检出119种,其中共同检出3种,分别为2-己烯醛、(E,E)-2,4-庚二烯醛、苯乙醛,是苦瓜茶的主要挥发性物质。真空冷冻干燥苦瓜茶挥发性物质种类最多,热泵干燥最少。真空干燥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组成含量与其它方式相比有较大差异。热风、日晒和微波干燥挥发性物质组成较为相似。结论:干燥方式对苦瓜茶感官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含量影响较大。综合比较后热风干燥苦瓜茶感官品质最佳。

    • 功率超声对番茄去皮的影响

      2019, 19(2):185-191. CSTR:

      摘要 (44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传统的番茄去皮方法为碱液去皮和热力去皮,碱液去皮易造成环境污染,热力去皮质量损失高。为开发新的去皮方法,以去皮难易程度和质量损失评价去皮效果,以产品硬度、颜色、番茄红素含量、pH值和可滴定酸含量评价产品质量,研究番茄功率超声去皮中,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超声温度对去皮效果和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40 kHz,270 W/L,95°C超声60 s,去皮容易,去皮质量损失低(8.18%),去皮番茄颜色佳(L*=36.94,a*=28.95,b*=19.00),番茄红素含量高(33.48 mg/kg),硬度保持好(1.59 N),pH值(4.18)和可滴定酸含量(0.70%)无显著影响,能取得较好的去皮效果和产品质量。功率超声去皮消除了碱液的应用,降低了质量损失,是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型去皮方法。

    • >食品贮藏与保鲜
    • 超高压处理对牡蛎冷藏过程腐败菌群结构的影响及典型菌株——腐败希瓦氏菌致死机理研究

      2019, 19(2):192-198. CSTR:

      摘要 (53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揭示超高压处理对牡蛎腐败菌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生鲜和腐败牡蛎的细菌群落结构,并以存活率、胞外碱性磷酸酶活力、胞外还原糖含量等为指标,结合电镜观察,探讨超高压处理对牡蛎中典型致腐菌株的致死机制。结果表明:新鲜牡蛎中菌群以弧菌属、希瓦氏菌属和交替假单胞菌属为主,而腐败时交替假单胞菌属和希瓦氏菌属比例较高。超高压处理改变了牡蛎冷藏过程中的菌群结构,腐败样本中嗜冷菌属占绝对优势,而交替假单胞菌属比例仅为0.8%,希瓦氏菌属比例小于0.1%。代表性菌株腐败希瓦氏菌经100 MPa以下的压力处理后,存活率无明显变化(P>0.05),之后随处理压力的增大而迅速下降,用400 MPa及以上压力处理后未检出活菌。胞外碱性磷酸酶活力、还原糖含量均在较低压力处理条件(<100 MPa)下发生显著变化,之后随着处理压力的增大变化趋于缓和。菌体经超高压处理,细胞发生相互黏连,出现聚集成簇的现象。随着处理压力的进一步增大,菌体细胞彼此间的界限已模糊不清,直至丧失原有形态,最终死亡。

    • 接种发酵剂对哈尔滨风干肠中生物胺形成的抑制作用

      2019, 19(2):199-205. CSTR:

      摘要 (45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接种植物乳杆菌、弯曲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和木糖葡萄球菌对风干肠发酵过程中生物胺形成的抑制作用,以及其对风干肠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pH、水分含量、水分活度、硫代巴比妥酸值)、微生物指标(总好氧菌数、乳酸菌数、肠杆菌数)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植物乳杆菌和木糖葡萄球菌可以显著降低生物胺(酪胺、腐胺、尸胺、组胺、2-苯乙胺和色胺)的积累(P<0.05),并促进风干肠pH的降低,抑制肠杆菌增长和硫代巴比妥酸值的增加,同时还可促进风干肠风味的形成,改善风干肠的感官品质。

    • 天然抗氧化剂对广式腊肠感官品质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2019, 19(2):206-215. CSTR:

      摘要 (35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分析添加茶多酚、甘草提取物和葡萄酒对广式腊肠颜色、风味和挥发性物质组分的影响,制备了产品1(对照组)、产品2(在乙醇添加量不变的情况下用葡萄酒替代白酒)、产品3(添加0.04‰的茶多酚)、产品4(添加0.02‰的甘草提取物)和产品5(添加0.02‰的茶多酚和0.01‰的甘草提取物)。PCA和LDA分析结果显示,除产品5主体风味有微小差异外,其它组产品间主体风味差异不明显。添加葡萄酒、茶多酚和甘草提取物对腊肠瘦肉的L*、b*和h*具有显著影响;复合添加茶多酚和甘草提取物,对产品瘦肉的a*、b*、C*和h*具有显著影响;在乙醇添加量不变的情况下,添加葡萄酒对产品脂肪的L*、a*、b*、C*和h*均具有显著影响,尤其是a*、b*和C*;添加茶多酚和甘草提取物对产品脂肪颜色影响不明显,尤其是b*和C*;不同组产品间烷烃类、芳香族类和醛类物质含量差异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葡萄酒和天然抗氧化剂使酯类物质相对含量降低,而酮类和烯烃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

    • >分析与检测
    • 宁波地区沙门氏菌耐药性监测及毒力基因筛查

      2019, 19(2):216-222. CSTR:

      摘要 (44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宁波地区沙门氏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受情况及主要毒力基因携带率的系统检测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选取2006—2013年间宁波地区分离获得的121株沙门氏菌(共27个血清型),对其进行耐药谱检测,相关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筛查。结果显示:对12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率依次是:氨苄西林19.8%,四环素13.2%,强力霉素12.4%,复方新诺明11.6%,氯霉素8.7%,链霉素6.6%,妥布霉素3.3%,头孢曲松2.5%,环丙沙星0.8%,诺氟沙星0%,庆大霉素0%,阿米卡星0%。耐药基因携带率:blaTEM100%,blaPSE29.2%,blaCMY-24.2%,blaCTX8.3%,blaSHV0%,tet A 100%,tet B 100%,tet G 70.8%,tet C 20.8%,sul I 100%,sul II 100%,sul III 80%。毒力基因avr A、ssa Q、gip A、sod C1、mgt C的携带率均达100%,sop E 96.9%,ssi D 93.8%,spo B 93.8%,spv C 21.9%。上述结果表明:宁波地区沙门氏菌耐药情况比较严重,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携带率较高。本研究为宁波地区沙门氏菌疫情的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 上海市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MLST分析及毒力基因分布

      2019, 19(2):223-229. CSTR:

      摘要 (40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上海市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亚型和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上海市采集各类食品样品,从中分离到86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并对其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及毒力基因检测。MLST分析结果显示:86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可以分为15个ST型,其中,80.2%(69/86)属于谱系II,其余属于谱系I,未发现谱系III和IV菌株。同时检测了10个毒力基因(prfA,hly,plcA,plcB,actA,clpE,mpl,inlA,inlB和iap),结果发现,这些分离株中10个毒力基因的携带率均为100%。以上结果提示:上海市市售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风险,需加强监测和防控。

    • 双抗夹心ELISA快速检测冷鲜肉中福氏志贺氏菌2a

      2019, 19(2):230-235. CSTR:

      摘要 (45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建立冷鲜肉中福氏志贺氏菌2a双抗夹心ELISA检测体系,采用福氏志贺氏菌2a抗原免疫获得多克隆抗体,应用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筛选出1株福氏志贺氏菌2a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2C10。试验结果表明,2C10杂交瘤细胞株抗体效价为1∶10.24×104,抗体纯度为96%,免疫球蛋白亚型为IgG2a。用此单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多克隆抗体为捕捉抗体,建立双抗夹心ELISA体系,检测限为1 000 CFU/g。用此体系检测宋内志贺氏菌、大肠杆菌O157:H7、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枯草芽孢杆菌及阪崎肠杆菌,均无交叉反应。本研究可为冷鲜肉中福氏志贺氏菌2a的检测提供一种特异性强,准确度高的ELISA检测方法。

    • 长牡蛎类HBGAs的提取与组织分布以及温度和盐度对其表达的影响

      2019, 19(2):236-243. CSTR:

      摘要 (53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类组织血型抗原(HBGAs-like)为长牡蛎富集诺如病毒的重要受体。本研究通过比较5种常用糖蛋白的浸提方法,分别建立长牡蛎内脏和鳃中类HBGAs的提取方法。运用建立的提取方法结合ELISA,对24份(240只)长牡蛎进行类HBGAs组织分布与分型检测,结果发现长牡蛎内脏和鳃中类HBGAs存在多态性的特点,且类A型HBGA在内脏中稳定表达(检出率为100%),类A及Leb型HBGAs在鳃中稳定表达(检出率分别为83.3%和91.7%)。通过改变温度和盐度牡蛎养殖条件,分析长牡蛎内脏和鳃中主要型别类HBGAs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和高盐均能促进牡蛎内脏中类A型HBGA的表达,这与诺如病毒疫情暴发的季节吻合,间接表明诺如病毒疫情暴发的季节性与牡蛎类HBGAs的表达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猪骨汤胞内抗氧化活性评价模型研究

      2019, 19(2):244-250. CSTR:

      摘要 (42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猪骨汤为试验材料,通过总抗氧化能力检测(FRAP法)猪骨汤的化学抗氧化活性。采用人结肠腺癌细胞Caco-2、人正常肝细胞L-02、人肝癌细胞HepG2和狗肾上皮细胞MDCK为细胞模型,研究猪骨汤的细胞抗氧化活性(CAA),比较猪骨汤对4种类型的细胞内源性和外源性(AAPH诱导产生)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虽然猪骨汤总化学抗氧化力很低((0.041±0.002) mmol/L FeSO4),但是可显著清除上皮细胞MDCK、Caco-2的内源性胞内自由基,并以短时间作用(1 h)的清除能力为佳;猪骨汤对外源性AAPH诱导的上皮细胞Caco-2和MDCK胞内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明显优于L-02和HepG2,提示其对不同类型的细胞作用存在差异,对上皮细胞类具有较佳的胞内抗氧化活性。

    • 油酸诱导对灵芝三萜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编码基因的影响

      2019, 19(2):251-257. CSTR:

      摘要 (42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考察油酸诱导对灵芝三萜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主要选择SQS、CYP51和14α-LDM3个关键酶基因做试验。在不同浓度油酸、不同诱导时间和最佳诱导条件下,3个基因响应油酸诱导的变化情况各不相同。结果表明,油酸可使SQS和CYP51两个灵芝三萜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上调表达,从而使灵芝菌丝体胞内三萜产量大幅度提高。油酸对14α-LDM酶基因主要为抑制作用,从而抑制麦角甾醇这一代谢途径,间接提高灵芝三萜产量。

    • Mn2+对植物乳杆菌影响的代谢组学分析

      2019, 19(2):258-265. CSTR:

      摘要 (60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代谢组学研究分析技术,对比研究了锰离子缺乏对植物乳杆菌发酵过程中代谢途径变化的影响。采用气-质连用技术(GC-MS)测定菌体胞内代谢物,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对不同处理下的乳酸菌胞内代谢组轮廓差异进行分析,采用偏最小二乘分析(PLS)识别不同处理的差异性代谢物。结果表明,锰离子缺乏对植物乳杆菌胞内能量代谢、脂肪酸代谢、氨基酸代谢等均有显著影响。富集分析和代谢途径分析也表明锰离子具有调节胞内糖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的作用。锰离子缺乏在乳酸菌发酵前期和中期会显著提高胞内氨基酸的含量,同时胞内三羧酸循环的效率因锰离子的缺乏而大幅度下降,进而影响乳酸菌的发酵活力。

    • 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大豆分离蛋白拉曼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

      2019, 19(2):266-272. CSTR:

      摘要 (53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胃蛋白酶在37℃和pH 1.2条件下对大豆分离蛋白(SPI)进行体外模拟消化,对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SPI进行拉曼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随着消化时间的延长,蛋白质的消化程度逐渐增大,当消化反应超过2 h后,蛋白质的消化速率减慢。消化反应使SPI的α-螺旋含量升高,β-折叠含量降低,β-转角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而无规卷曲含量变化不规律。经长时间的消化反应使无规卷曲含量有所增加。在整个消化过程中,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趋向于"暴露式",这与消化过程中蛋白质变性以及分子结构展开有关。体外模拟消化反应使SPI的荧光强度降低,最大吸收波长(λmax)增加,即λmax发生红移,这表明色氨酸残基的暴露程度增大,同时使SPI三级结构变的松散。此外,随着消化时间的延长,SPI消化产物λmax的红移程度增加。

    • 基于超高效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的南丰蜜桔幼果化学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2019, 19(2):273-280. CSTR:

      摘要 (42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UPLC-ESI-QTOF-MS)对南丰蜜桔幼果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C18色谱柱,以水溶液(0.1%甲酸)为流动相A,甲醇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质谱使用ESI离子源,质量数扫描范围m/z100~1 000;通过分析正、负离子质谱信息,并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共鉴定出21个化合物。对3个产地南丰蜜桔幼果的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性分析表明,南丰蜜桔幼果总酚、总黄酮和抗氧化能力均较好,且总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具有显著相关性,说明南丰蜜桔幼果多酚类物质可能是其抗氧化的主要物质基础。对南丰蜜桔幼果的化学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为南丰蜜桔幼果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促进南丰蜜桔的产业发展。

    • 4种柠檬不同组织的酚类物质分布及其抗氧化特性

      2019, 19(2):281-290. CSTR:

      摘要 (47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分光光度计法评价4种柠檬(尤力克黄柠檬、小青柠、青柠檬、香水柠檬)中果皮与果肉的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并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对其酚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结果表明:4种柠檬果皮中的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均显著高于果肉(P<0.05),其中尤力克果皮与果肉的总酚、抗氧化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余3个品种(P<0.05),而香水柠檬果皮与果肉中总酚、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均最低。不同品种柠檬中酚酸、类黄酮种类及含量差异较大。从4种柠檬中共检出21种酚类物质,其中酚酸6种,黄酮6种,黄烷酮6种,多甲氧基黄酮3种。柠檬中的酚类物质主要是黄烷酮,占类黄酮总量61.82%~91.61%,其中青柠檬果皮中酚酸总量最高(535.62 mg/100 g DW),尤力克果皮中类黄酮总量最高(1 506.33 mg/100 g DW),果肉规律与果皮基本一致,然而其含量显著低于果皮含量(P<0.05)。从尤力克果皮与果肉中共检出15种酚类物质,其中圣草枸橼含量最高,而新绿原酸是含量最高的酚酸。从小青柠、青柠檬和香水柠檬的果皮与果肉中分别检测出19,16,15种酚类物质,其中橙皮苷含量均最高,而香草酸是含量最高的酚酸。不同品种柠檬的总酚和总类黄酮含量与ABTS+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同时总酚含量与DPPH呈显著性的正相关性。

    • 实时荧光PCR法鉴定食用淀粉植物来源

      2019, 19(2):291-300. CSTR:

      摘要 (55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红薯g3pdh基因、藕ITS1-5.8S-ITS2基因、山药rbcL基因和葛根CHI基因等设计红薯、藕、山药以及葛根特异性引物探针;结合文献报道的木薯、大米、小麦、玉米及马铃薯特异性引物探针,建立红薯、木薯、马铃薯、藕、山药、葛根、大米、玉米及小麦等9种常见食用淀粉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绝对灵敏度0.01 ng/μL,相对灵敏度1%(质量分数)。对50份市售淀粉样品的检测表明,在红薯淀粉、马铃薯淀粉、藕粉及葛根粉等中均检出非标识的马铃薯、木薯或玉米等成分,标签错误标识率达32%。

    • 怀山药醋的风味成分分析

      2019, 19(2):301-310. CSTR:

      摘要 (5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河南省焦作特有的怀山药为原料酿造怀山药醋,采用液-液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醋酿造过程中原浆、酒精发酵液、醋酸发酵液的挥发性风味成分,以期为怀山药醋的加工以及产业化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分析表明,怀山药原浆中醇类和烷烃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种类数量较高。与怀山药原浆相比,酒精发酵液中醇类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和种类明显增加。与酒精发酵液相比,醋酸发酵液的酸类和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有所升高,醇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明显降低。

版权所有 :《中国食品学报》杂志社     京ICP备09084417号-4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三街8号9层      邮政编码 :100048
电话 :010-65223596 65265375      电子邮箱 :chinaspxb@vip.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漂浮通知


×
《中国食品学报》杂志社招聘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