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青年论坛
    • 大米淀粉结构与质构品质的研究进展

      2020, 20(1):1-9.

      摘要 (99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对大米口感品质的期望越来越高,其中大米的硬度和黏度品质是众多口感品质中最具识别性的两种,可通过质构仪进行表征。本文详细探讨影响大米质构品质的主要因素,介绍测定大米质构品质常用的方法以及发展趋势。由于淀粉是大米最主要的组分,因此还综述了淀粉的多层级结构及其表征方法,并重点总结大米主要质构品质(硬度和黏度)的分子机制,即淀粉结构与大米质构品质的构效关系,以期为大米口感品质的改善与美味米制食品的开发提供借鉴。

    • >营养与功能
    • 食用玫瑰花水提物对大鼠肠道微生物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2020, 20(1):10-19.

      摘要 (98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16S rDNA测序方法研究大鼠灌胃玫瑰水提物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结合转录组测序结果探讨玫瑰水提物对机体的功能作用。选用6周龄SD大鼠,灌胃蒸馏水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灌胃低、中、高剂量玫瑰水提物,每组8只。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玫瑰水提物均对正常大鼠血脂和生长发育指标无显著影响;不同组别的大鼠粪便中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和盲肠内容物中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含量差异明显,均为高剂量组<对照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的玫瑰水提物均显著影响大鼠肝脏的转录组学,低剂量玫瑰水提物有101个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抗原加工和提呈(ko04612)通路;中剂量组也有101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抗原加工和提呈、TNF信号通路(ko04668)等4条通路高剂量组有76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抗原加工和提呈、MAPK信号通路(ko04010)等6条通路不同剂量之间也有明显变化。这说明玫瑰水提物对大鼠肠道普雷沃氏菌属影响较大,同时也显著影响肝脏免疫应答。提示玫瑰水提物可通过干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进而影响机体健康,并具有潜在的诱导肿瘤细胞衰老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 硫酸寡糖锌促进小鼠生长发育及抗氧化作用

      2020, 20(1):20-26.

      摘要 (68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改善缺锌导致的生长发育缓慢,以麒麟菜为原料提取多糖,制备硫酸寡糖锌配合物,与硫酸锌、葡萄糖酸锌促进生长发育和抗氧化作用进行比较。硫酸锌、葡萄糖酸锌组小鼠的每天喂食剂量均为6.96 mg Zn/kg bw,低、中、高剂量硫酸寡糖锌组小鼠的喂食剂量分别为1.74,3.48,6.96 mg Zn/kg bw。结果表明,硫酸寡糖锌能够促进小鼠摄食量,增加体重,提高血清和肝脏中的锌含量及AKP活力,增加肝、肾、脑和睾丸质量,全面促进生长发育;降低体内MDA含量,提高SOD和T-AOC活力,表现出很好的抗氧化性。中剂量硫酸寡糖锌即可达到与葡萄糖酸锌相当的水平,高剂量硫酸寡糖锌促进缺锌小鼠生长发育及抗氧化的效果显著优于同剂量硫酸锌和葡萄糖酸锌(P<0.05)。

    • 不溶性大豆膳食纤维对大鼠采食行为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2020, 20(1):27-32.

      摘要 (67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喂食普通饲料,同时灌胃不溶性大豆膳食纤维,观察大豆膳食纤维对大鼠体重、血液中维生素A和钙离子的影响。结果发现,大鼠摄入大豆膳食纤维后,采食行为受到抑制,饱腹感增加,且大鼠体重增长受到抑制,达到控制体重的效果,然而大鼠血液中的维生素A和钙离子含量有所降低,其中大鼠每日摄入500 mg/kg膳食纤维,至第55天时,大鼠体重仅占空白组体重的78.38%,同时,血液中的维生素A降低了35.80%,钙离子降低了51.21%。

    • 蛋黄油对小鼠消化性胃溃疡的促进愈合作用

      2020, 20(1):33-39.

      摘要 (54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索蛋黄油是否对胃溃疡起作用,利用灌胃乙酸建立的小鼠消化性胃溃疡模型,以小鼠胃溃疡面积、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血液及胃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胃组织一氧化氮(NO)、胃组织内皮素1(ET-1)等指标来评价蛋黄油对慢性胃溃疡的作用。结果表明:蛋黄油高剂量组的小鼠血清及胃组织生化指标检测值分别是SOD(10.99±1.50) U/mg、组织MDA(0.42±0.04) U/mg、血液SOD(83.23±4.55) U/mg、血液MDA(3.31±1.02) U/mg、组织ET-1(7.44±1.52) U/mg、组织NO(6.83±1.57) U/mg、组织TNF-α(4.98±0.87) U/mg与模型组各指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与阳性药组相比,在血液SOD、组织NO、组织TNF-α指标上有显著性差异。蛋黄油具有良好的促进小鼠消化性胃溃疡愈合的作用。

    • >基础研究
    • 长双歧杆菌BBMN68寡糖利用预测与验证

      2020, 20(1):40-51.

      摘要 (49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长双歧杆菌BBMN68是来源于中国广西巴马长寿老人肠道的益生菌。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该菌株寡糖糖苷水解酶基因,并利用生长试验及RT-PCR方法验证菌株对寡糖的利用。结果显示,该菌株具有多种糖苷水解酶基因,具有分解含半乳糖、葡萄糖、N-乙酰葡萄糖胺、N-乙酰半乳糖胺、果糖、甘露糖、阿拉伯糖和木糖单体的寡糖的潜质。生长试验表明,菌株可在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麦芽糖、低聚果糖中良好生长。RT-PCR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寡糖转运系统基因BBMN68_74,BBMN68_75,BBMN68_217与BBMN68_925等16个基因可被不同程度地诱导表达。

    • 反亚油酸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转录组学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0, 20(1):52-58.

      摘要 (5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转录组学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反亚油酸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及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结果发现:126条基因发生显著变化,其中28条基因显著上调,98条基因显著下调。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与细胞组成相关基因共54条,而涉及分子功能的基因共118条。本研究共富集到相关信号通路99条,其中显著变化的7条,包括萜类骨架生物合成通路、类固醇生物合成通路和肿瘤坏死通路等。根据PPI基因互作通路图,研究同时参与不同信号转导通路的靶基因,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3、FOS及肿瘤坏死受体相关因子-1等。

    • MTGase点修饰改性提高小麦醇溶蛋白的乳化稳定性

      2020, 20(1):59-68.

      摘要 (43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小麦醇溶蛋白粗提物(EXTs)或其酶解产物为底物,利用微生物谷氨酰胺转氨酶对其进行点修饰,探究3种外源氨基供体甘氨酸乙酯(Gly-O-Et)、6-氨基己酸(EACA)和乙醇胺(MEA)点修饰改性对小麦醇溶蛋白乳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ly-O-Et与未水解的EXTs点修饰反应2 h时,对应产物的乳化稳定性最好;EACA与未水解底物点修饰反应4 h时,对应产物的乳化稳定性最好;MEA与未水解底物点修饰反应2 h时,对应产物的乳化稳定性最好。对点修饰产物的熔融温度、粒径、电位和三相接触角进行分析,结果发现MEA点修饰产物在酸性条件下微粒粒径最小,而EACA点修饰产物结构最为稳定,且基于吸附能和三相接触角的关系,EACA点修饰产物对应的乳液符合制备Pickering固体微粒的要求。

    • 蜡样芽孢杆菌胶原蛋白酶基因的异源表达与活性分析

      2020, 20(1):69-75.

      摘要 (49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采用降解骨胶原蛋白的蜡样芽孢杆菌MBL13-U作为原菌种,并对蜡样芽孢杆菌MBL13-U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克隆获得胶原蛋白酶(ColM13)基因。将目的基因与大肠杆菌的表达载体pET30a进行连接,转入大肠杆菌宿主菌株BL21,获得降解骨胶原蛋白的工程菌pET30a-ColM13/BL21。通过SDS-PAGE测定异源表达的重组蛋白酶ColM13的分子质量,并测定不同诱导时间和诱导浓度对ColM13酶活性的影响,最终确定重组蛋白酶ColM13的酶活最适条件:6‰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100 mmol/L),37℃诱导6 h,优化后酶活力最高为64.99 U/mL,较优化前提高4.24倍。通过水解圈试验、紫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式验证,表明工程菌构建成功,这为我国畜禽骨骼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 二烯丙基二硫醚对产志贺毒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表达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2020, 20(1):76-82.

      摘要 (39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二烯丙基二硫醚(DADS)为原料,以非O157产志贺毒性大肠杆菌CICC10670为供试菌,通过测定最低抑菌浓度探究DADS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大肠杆菌stx2、eaeA和ehxA基因表达的影响,DADS作为抑制剂探究其对大肠杆菌游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DADS对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菌能力,其最低抑菌浓度为2 mmol/L。亚抑菌浓度下DADS降低大肠杆菌毒力基因stx2、eaeA和ehxA的表达,相对表达量降低85%以上,并呈现浓度依赖性。DADS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在亚抑菌浓度下抑制大肠杆菌游动能力。综上所述,二烯丙基二硫醚对产志贺毒性大肠杆菌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并且较低浓度下就可抑制相关毒力基因的表达,可作为潜在的天然防腐剂,防止食物中毒,延长食品的货架期。

    • 二烯丙基二硫醚对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

      2020, 20(1):83-90.

      摘要 (58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二烯丙基二硫醚(DADS)是一种典型的硫醚类香料。该类香料在抗菌消炎,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等保健及药理作用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而对其在食源性致病菌中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理研究较少。四大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容易感染食物而引发脑膜炎、败血症及孕妇流产等一系列恶性疾病。本研究以如何高效抑制单增李斯特的生长为出发点,以DADS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初步筛选出其对单增能李斯特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利用RT-qPCR技术考察其对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基因inlA、hlyA、prf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抑菌浓度下DADS均可显著抑制毒力基因inlA、hlyA、prfA的表达,且抑制作用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hlyA及prfA对其作用更敏感。

    • >加工技术
    • 乳酸菌对红曲黄酒酿造过程酵母菌生长及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

      2020, 20(1):91-100.

      摘要 (55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比较了巴氏葡萄球菌、肠膜明串珠菌、戊糖片球菌、乳酸乳球菌、植物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6种乳酸菌对红曲黄酒酿造体系中酵母菌生长及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干酪乳杆菌外,其它乳酸菌均能促进酵母菌的生长;添加乳酸菌虽然对酿造终产物中还原糖与乙醇含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但都能显著提高其有机酸含量。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共鉴定出34种挥发性成分,并对发酵终产物进行感官评定,结果发现正丁酸、苯乙醛、2-苯乙醇、乙酸异戊酯、正丙醇和1-壬醇与感官总分呈正相关,乙酸丁酯、辛酸、乳酸乙酯、癸酸乙酯、辛酸乙酯、正丁醇和5-甲基糖醛与感官总分呈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酿造体系中添加植物乳杆菌或干酪乳杆菌均会对红曲黄酒品质产生不利影响,而戊糖片球菌对红曲黄酒品质有一定提升,是潜在可应用于酿造红曲黄酒中的优良乳酸菌菌株。

    • 不同类型丝状真菌发酵产酶性能比较及其混菌发酵性能研究

      2020, 20(1):101-108.

      摘要 (5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比较了实验室前期从福建红曲黄酒酿造用曲中分离及台湾生物资源研究及保存中心(BCRC)的不同丝状真菌菌株(黑曲霉AN19、黄曲霉AF20、米曲霉AO35、米根霉RO45、黑曲霉BCRC31494、黄曲霉BCRC31654、米曲霉BCRC30222和米根霉BCRC32229)的产酶性能,从中筛选出产液化酶、糖化酶和蛋白酶活力较高的4株菌株:黄曲霉AF20、米根霉RO45、黑曲霉BCRC31494和米曲霉BCRC30222。将此4株丝状真菌菌株分别进行单一和两两混合发酵糯米,研究其产酶及产糖性能。结果表明:接种纯种米根霉RO45到糯米培养基中,测得的液化酶活力和还原糖产量最高,然而整个发酵过程蛋白酶活力始终较低;米根霉RO45与米曲霉BCRC30222混合发酵,不仅保持较高的液化酶活力和还原糖产量,还能够显著提升发酵体系中的蛋白酶活力。本研究结果对于黄酒传统酿造工艺的改进和优良产酶菌株的筛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 蜡样芽孢杆菌高产新型中性蛋白酶发酵条件的优化

      2020, 20(1):109-117.

      摘要 (49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优化蜡样芽孢杆菌发酵生产新型中性蛋白酶的培养条件。方法: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影响蜡样芽孢杆菌高产新型中性蛋白酶酶活力的关键因子;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获得新型中性蛋白酶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筛选出影响蜡样芽孢杆菌高产新型中性蛋白酶的主要因子为葡萄糖、蛋白胨和pH值。获得的最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葡萄糖35 g/L,蛋白40.38 g/L,氯化钠15 g/L,硫酸镁1.5 g/L,Tween-80 10 g/L,装液量50 mL/250 mL,pH 7.15,菌龄12 h,发酵时间36 h。在上述条件下,蜡样芽孢杆菌发酵生产新型中性蛋白酶的酶活力高达696.51 U/mL,是未优化前的1.93倍。结论:研究结果为新型中性蛋白酶的产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了良好基础。

    • 乳酸菌发酵对脱脂米糠营养成分的影响

      2020, 20(1):118-126.

      摘要 (49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建立脱脂米糠复合乳酸菌半固态发酵的工艺条件,明确脱脂米糠在发酵前、后营养特性的变化,以乳酸菌降糖和释放酚能力为考察指标,筛选最优复合菌种,结果以嗜酸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组成的复合菌种的降糖和释放酚能力最高。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的复合乳酸菌发酵脱脂米糠的工艺条件:复合菌株添加量5.0%,菌种配比1∶1,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36 h。与未发酵米糠相比,发酵米糠中可溶性固形物、碳水化合物、可溶性膳食纤维、蛋白和可溶性总酚含量分别提高了31.42%,21.82%,112.21%,65.54%和37.14%(P<0.05)。此外,乳酸菌发酵使米糠提取物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提高了21.23%,其中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47.18%,49.78%,13.73%,9.0%,75.26%,24.06%(P<0.05)。同时,发酵米糠提取物的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EAA/NEAA)为0.48,其必需氨基酸的比值系数分数(SRC)值更接近100。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显著改善了脱脂米糠的营养价值。本研究结果可为脱脂米糠高值生物转化利用提供指导。

    • 马铃薯淀粉对豌豆蛋白3D打印材料结构及特性的影响

      2020, 20(1):127-133.

      摘要 (5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开发以豌豆蛋白为基料的3D食品打印材料,探讨马铃薯淀粉对豌豆蛋白在3D打印可行性方面的作用规律及机理,通过SEM、XRD、FT-IR、DSC等方法,对豌豆蛋白3D打印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的添加对豌豆蛋白3D打印材料颗粒的结构、性质和3D打印可行性都有显著影响,改变了3D打印物的表面光滑度。可打印的3D打印材料配方豌豆蛋白含量范围为50%~75%。其中最佳的3D打印材料配方豌豆蛋白含量为50%,3D打印物成型效果好,造型逼真,表面光滑度高。此研究为3D食品打印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为实际生产豌豆蛋白3D打印材料提供了理论指导、工艺参考和技术支持,具有重大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 海藻酸钠-鱼明胶复合可食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2020, 20(1):134-140.

      摘要 (46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改善鱼明胶和海藻酸钠单一可食膜的各项性能,以鱼明胶为主体,辅以不同浓度的海藻酸钠,以3%(质量浓度)甘油为增塑剂,使用流延法制备海藻酸钠/鱼明胶复合可食膜。将海藻酸钠和鱼明胶单一膜为对照,分析不同海藻酸钠-鱼明胶比例对可食膜水蒸气透过率、溶解性、含水量、色差值、抗拉强度、抗菌能力及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复合,可食膜的各项性质较单一膜均有所改善。随着海藻酸钠∶鱼明胶质量配比由1∶9增至1∶1,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率由6.19 gm~(-1)d~(-1)MPa~(-1)降至2.80 gm~(-1)d~(-1)MPa~(-1),溶解率由61.60%增至73.92%,阻水性与溶解性均显著提高;而随着鱼明胶质量浓度由25 g/L增至45 g/L,复合膜拉伸强度显著增加,且当鱼明胶质量浓度为45 g/L时,膜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458.00 g·f)。此外,单一膜和复合膜均表现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有良好的抑菌活性。

    • 微波处理对米糠油品质的影响

      2020, 20(1):141-146.

      摘要 (52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米糠是稻米加工的主要副产物,可以用来制取极具营养价值的米糠油,而米糠中脂肪酶导致的快速酸败使得米糠利用率不足10%。本研究采用微波技术处理米糠,探讨微波处理对米糠油酸价、谷维素、过氧化值、脂肪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显著降低了脂肪酶活力,抑制了酸价的增长(P<0.05),微波时间6 min的效果最佳,储藏56 d后其酸价仍低于30 mg/g(KOH),而未处理组的酸价则超过了155 mg/g(KOH);此外,微波处理对米糠油中谷维素含量、脂肪酸组成没有显著影响(P>0.05),说明微波处理后的米糠油仍保持着较好的品质。因此,微波处理是一种极佳的米糠稳定化方式。

    • 红豆皮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2020, 20(1):147-157.

      摘要 (67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提取红豆皮中的多酚化合物,选取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液料比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红豆皮多酚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功率360 W,超声时间30 min,液料比30∶1(mL/g),在此条件下的多酚提取量为(145.28±2.21) mg/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豆皮多酚中13种单体酚:没食子酸、芦丁、儿茶素、绿原酸、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阿魏酸、异牡荆素、牡荆素、异鼠李素、金丝桃苷、山奈酚、槲皮素。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红豆皮多酚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略低于VC,而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自由基(ABTS+·)、羟自由基清除能力高于VC,说明从红豆皮中提取的多酚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天然抗氧化剂。

    • 挤压膨化处理对婴幼儿米粉理化和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

      2020, 20(1):158-165.

      摘要 (49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婴幼儿米粉基料干法制造过程中挤压膨化处理对米粉特性的影响规律,对不同品种大米经挤压膨化得到米粉的理化和消化特性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挤压膨化条件下,不同大米之间淀粉组成差异明显,导致膨化度、吸水指数和水溶性指数差异显著(P<0.05);处理后由淀粉体外消化特性得出:早籼米中抗性淀粉含量最高,接近15%;糯米快速消化淀粉含量最低,小于75%。蛋白质消化特性结果显示,糯米制品的胃蛋白酶消化率和蛋白质总消化率均低于其它3种米粉,这可能是因糯米中蛋白质的结构和组成不同所致。研究结果为挤压膨化技术在米粉生产中的应用及对不同品种大米米粉的性能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 糙米干法和湿法微粉碎对面团及面包品质的影响

      2020, 20(1):166-171.

      摘要 (46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对大米口感品质的期望越来越高,其中大米的硬度和黏度品质是众多口感品质中最具识别性的两种,可通过质构仪进行表征。本文详细探讨影响大米质构品质的主要因素,介绍测定大米质构品质常用的方法以及发展趋势。由于淀粉是大米最主要的组分,因此还综述了淀粉的多层级结构及其表征方法,并重点总结大米主要质构品质(硬度和黏度)的分子机制,即淀粉结构与大米质构品质的构效关系,以期为大米口感品质的改善与美味米制食品的开发提供借鉴。

    • 挤压改性麦麸膳食纤维对饺子皮品质的影响

      2020, 20(1):172-176.

      摘要 (47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挤压改性麦麸膳食纤维对饺子皮品质的影响。饺子皮由挤压改性麦麸和饺子专用粉组成的混合粉制成,挤压改性麦麸含量为混合粉的0,1%,3%,5%;通过测试饺子皮的质构特性、蒸煮特性和感官评价,分析挤压改性麦麸对饺子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改性麦麸含量的增加,提高了饺子皮质构特性中的硬度、胶黏性及咀嚼性,降低了蒸煮特性中蒸煮损失率,提高了饺子皮的吸水率;挤压改性麦麸虽可以改善饺子皮的口感,但会影响饺子皮的外观。研究表明当挤压改性麦麸含量为5%时,饺子皮具有良好的综合品质。此研究可为挤压改性麦麸膳食纤维在饺子皮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带鱼副产物鱼粉对酱醪品质的影响

      2020, 20(1):177-182.

      摘要 (5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在酱醪中添加带鱼鱼粉对酱醪品质的影响。方法:在舟山传统酱醪制备基础上添加带鱼鱼粉,测定酱油曲制备过程中酵母菌及米曲霉孢子数的变化,用福林酚法研究带鱼鱼粉对酱油曲蛋白酶活力的影响,采用GC-MS技术探讨带鱼鱼粉对发酵酱醪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添加适量带鱼鱼粉对制曲过程中(36h)的酵母菌和米曲霉孢子有一定促进效果,使各组孢子数均达到8.5×108以上;添加带鱼鱼粉后除发酵24 h外,其余发酵时间内各处理组的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酱醪的氨基酸态氮在发酵30 d时,分别高于对照组14.5%,18.8%和19.4%;各试验组中检出挥发性成分33种,其中4%添加量组挥发性成分含量高于对照组11.55%;虽然低于6%添加量组,但壬醛等鱼腥味成分明显降低。结论:添加适量带鱼鱼粉对酱油曲中各微生物生长及蛋白酶活力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对酱醪的色泽、香气、流动性无明显影响,且可提高酱醪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添加鱼粉对酱醪挥发性成分种类基本没有影响,而鱼粉添加量过高会给酱醪带来不良风味。

    • 舟山海域光参酶解嫩化工艺研究

      2020, 20(1):183-189.

      摘要 (46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舟山产光参为研究对象,考察复合酶对光参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动物蛋白水解酶酶解效果最好,中性蛋白酶酶解后腥味较轻;两种酶复配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光参质量浓度4 g/100 mL,温度40℃,复合比1∶1,酶量6×10~3 IU/100 mL,pH 7,时间1 h;酶解处理后的光参网状结构密度降低,质构变得松散,肌纤维变细,硬度显著降低,光参嫩度显著改善;采用复合酶处理后的光参皂甙活性物质含量显著提高,酶解处理对光参保健功效有促进作用,而多糖含量有少许下降。

    • >食品贮藏与保鲜
    • 南方山葡萄酒的氧化褐变动力学研究

      2020, 20(1):190-195.

      摘要 (43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深入了解红葡萄酒的氧化机制,利用加速氧化的方法,通过分析2种南方山葡萄酒氧化褐变过程中,褐变程度、红色色调、游离SO_2、氧化还原电位以及氧化前、后主要理化指标的变化,研究南方山葡萄酒的氧化褐变动力学、主要影响因素及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南方山葡萄酒的氧化褐变动力学符合0级动力学模型方程,桂葡1号葡萄酒耐氧化能力高于刺葡萄酒,然而其红色色调的保持力要低于刺葡萄酒。在加速氧化过程中,葡萄酒的游离SO_2快速下降,氧化-还原电位加速上升,且二者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加速氧化30d后,2种葡萄酒的总酸、挥发酸升高,其pH值和主要的抗氧化物质(原花青素、游离花色苷、总酚)均显著下降。

    • 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台湾青枣果实采后病害的抑制

      2020, 20(1):196-204.

      摘要 (5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果实病害与抗病性诱导的影响,采用1.8μL/L 1-MCP处理"中青"台湾青枣果实12 h后在(15±1)℃下贮藏。定期观察果实腐烂和病害情况,测定总酚、木质素含量及抗病相关酶[β-1,3-葡聚糖酶(GLU)、几丁质酶(CHI)、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MCP处理在贮藏前期诱导了台湾青枣果实病程相关蛋白(GLU和CHI)活性上升,两者协同作用直接抵抗病原体;同时,1-MCP处理还诱导了台湾青枣果实PAL活性上升,增加了细胞内木质素和总酚含量的积累,有利于形成间接抵抗病原体的结构性障碍;1-MCP处理的果实腐烂指数和病害指数显著低于对照,台湾青枣果实采后1-MCP处理减轻了果实贮藏期间病害的发生,减少采后腐烂损失。这些结果说明1-MCP抑制台湾青枣果实采后病害与其诱导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升高有关。

    • 磷脂茶多酚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对淡水鱼松的抗氧化作用

      2020, 20(1):205-211.

      摘要 (42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提高淡水鱼松贮藏期,合成了磷脂茶多酚复合物(TPP-PL),研究其溶解性、缓释性、抗氧化性以及对鱼松贮藏期间过氧化值及脂肪酸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脂包覆能有效提高茶多酚(TPP)的亲脂性,在氯仿-水和乙酸乙酯-水体系中,TPP-PL的分配系数K值分别达到150.8和21.33;TPP-PL缓释性更佳,其体外释放模拟试验24 h的TPP释放率仅为24%±3.6%,能与鱼松结合并持久释放TPP;同时,TPP和TPP-PL的抗氧化能力存在剂量效应,两者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差异不大,而TPP-PL铁离子还原力则略低于TPP。将TPP单体与TPP-PL分别应用于鱼松后发现,经TPP-PL处理的鱼松过氧化值上升较TPP处理的鱼松过氧化值缓慢,贮藏20 d后,后者的过氧化值比前者高50 meq/kg;鱼肉在炒制成鱼松后因热氧化作用导致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饱和脂肪含量增加,而添加TPP-PL的鱼松在炒制过程中硬脂酸增量和亚油酸减量仅为1.46%和4.29%,均显著小于TPP单体鱼松硬脂酸和亚油酸的变化。TPP-PL能长效保护鱼松炒制和贮藏过程中的脂质氧化,延长鱼松保质期,维持鱼松营养性,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 流通过程对大目金枪鱼肉色稳定性与氧化性能的影响

      2020, 20(1):212-221.

      摘要 (4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模拟大目金枪鱼的冷断链流通过程,分析流通期间的温度波动对大目金枪鱼肉色稳定性与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以红度值、硫代巴比妥酸值(TBA)、肌红蛋白氧化态、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总酚浓度(TPC)、铁离子抗氧化能力(FRAP)等指标共同表征温度波动对其品质影响,并作指标相关性比较与动力学分析。结果:随着流通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与流通时间的延长,冷链组样品在-55℃的色泽稳定性及氧化性能均几乎不发生变化,断链流通组样品由于温度波动而变化明显,且L2组样品变化最显著,其在流通末期红度值为2.43,鱼体脂肪氧化高达82.56%。氧合肌红蛋白伴随高铁肌红蛋白含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酶活力受温度变化而对色泽产生影响,样品的红度值对温度变化反应敏感。所有样品在流通末期的TPC值均显著下降35%,FRAP值则分别降低16.15%和48.21%,64.78%(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红度值可作为快速判断鱼肉品质变化的重要指标,该指标同TPC、FRAP、TBA值、肌红蛋白氧化态MMb相对含量与酶活等显著相关(P<0.05)。食品品质方程的动力学分析发现,大目金枪鱼的肉色稳定性与氧化性能指标随温度波动而变化显著。结论:L1与L2断链组样品在-55℃解冻流通48 h后明显下降,尤其L2组在销售(2℃)环节中为品质的劣变关键点。

    • 鳜鱼下脚料酶解物对冷冻鳜鱼的保水作用

      2020, 20(1):222-229.

      摘要 (40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鳜鱼鱼鳔和鱼皮、鱼骨为原料,研究其酶解产物对冷冻鳜鱼鱼肉的保水效果。通过浸泡增重率、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分析副产物酶解液对冷冻鳜鱼鱼肉水分流失的减缓程度。采用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质构仪、扫描电镜分别测定鱼肉冻藏后的水分结合状态、质构特性及微观结构,分析副产物酶解液及复配食盐对鳜鱼鱼肉持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鳜鱼鱼鳔酶解液+2.5%食盐组对减缓冷冻鳜鱼解冻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的下降有明显抑制效果,对冷冻鳜鱼的质构特性,如硬度、弹性和咀嚼性的保护效果显著,且鳜鱼鱼肉中可移动水(T22)积分面积显著大于空白组(P<0.05),肌纤维结构中截留的水分多,水分的整体流动性减弱。微观结构验证该组合处理的冷冻鳜鱼肌纤维坚挺,肌肉间空隙较小,结构完整。鳜鱼鱼鳔酶解液与2.5%食盐复配浸泡处理有利于冷冻鳜鱼品质的保持,可为开发新型无磷保水剂提供理论依据。

    • >分析与检测
    • 清香风味导向的酿酒酵母Y2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2020, 20(1):230-236.

      摘要 (45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嗅觉和气相色谱分析,分离筛选得到一株高产乙酸乙酯的酵母菌株Y2。该酵母菌株在发酵液中28℃培养7 d,产乙酸乙酯量可达653 mg/L,酒精度达10.5%。通过菌落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26S r DNA D1/D2区域序列测序和genbank序列比对,初步确定菌株Y2为酿酒酵母。该菌株对发酵环境的耐受性较强,最高耐受温度39℃,pH 2.0,酒精度14%,糖度18%,是实际生产中理想的产香酿酒酵母。利用该菌株发酵的白酒具有清香、糟香、酯香,带酱感,落口酸爽、醇厚、绵柔,乙酸乙酯香突出,可用作清香白酒调香酒。

    • 副溶血性弧菌MALDI-TOF-MS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2020, 20(1):237-245.

      摘要 (46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检测方法。方法:考察培养基、培养时间、培养温度以及样品前处理方法对图谱质量和鉴定结果的影响,对方法的稳定性、重复性进行研究;采集461株副溶血性弧菌食品分离株MALDI-TOF-MS指纹图谱,并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采用2%NaCl-TSA培养基,在37℃,24 h条件下培养,可达到强峰值信号,谱图重现性良好,甲酸-乙腈提取法获得的质谱图特征峰多,信噪比高;461株副溶血性弧菌食品分离株有97.6%的菌株鉴定分值大于2.00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副溶血性弧菌MALDI-TOF-MS鉴定方法结果准确,可用于实际检测。

    • 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及其表达检测

      2020, 20(1):246-251.

      摘要 (69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一种常见人类病原菌,可通过各种途径污染食品,引发食物中毒。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的分泌会大大增加其侵袭性和致病力。通过对比肠毒素基因的携带及其表达情况,有助于进一步分析肠毒素表达的环境条件,为产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防范和控制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本研究采用PCR和3M~(TM)Tecra~(TM)微孔板法分别检测33株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中5种传统肠毒素SEA~SEE基因的携带及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该批金黄色葡萄球菌中SE基因的检出率为100%,携带率最高和最低的分别为seb(48.48%,16/33)和see(9.09%,3/33)。而其中SE蛋白得到表达的菌株仅为63.64%(21/33),这表明不是有SE基因携带就一定可以有相应毒素蛋白的表达,可能还需相应的系统调控和适宜的环境因素。

    • 免疫磁性糊精微球的制备及快速分离检测单增李斯特菌

      2020, 20(1):252-260.

      摘要 (57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免疫磁性糊精微球的制备及在快速分离检测单增李斯特菌中的应用。将磁性糊精微球由环氧氯丙烷活化后,与抗体交联制得免疫磁性糊精微球,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合成条件进行优化。再利用合成好的免疫磁性糊精微球捕获单増李斯特菌,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富集免疫磁性糊精微球,提取细菌DNA,经过PCR扩增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活化反应的最佳条件,环氧氯丙烷用量0.4 m L/g,NaOH浓度2.0mol/L,最佳反应时间5 h;制备免疫磁性糊精微球的最优合成条件:抗体质量浓度1.0 mg/mL,反应温度28℃,反应时间2.5 h;捕获单增李斯特菌时,免疫磁性糊精微球的最佳用量100μL、最佳捕获时间1 h。通过研究得出免疫磁性糊精微球可以快速捕获单增李斯特菌,并能扩增出特异性产物,检出限达到每mL菌液中10个单增李斯特菌。

    • 梨孢镰刀菌对麦芽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2020, 20(1):261-267.

      摘要 (38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SPEM/GC-MS)分析鉴定了梨孢镰刀菌在不同培养时期自身所产生的嗅感物质的构成。研究发现:不同培养阶段,梨孢镰刀菌所产生的的挥发性物质不同,都由挥发性醛、醇、酮、酸以及芳香族化合物所构成,同时,原料大麦和成品麦芽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构成具有很高的相似度。然而,其对麦芽风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麦芽嗅感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上,没有产生新的风味代谢物质。梨饱镰刀菌对麦芽风味的构成以及形成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 改良TLC-生物自显影引导裸脚菇中抗青、绿霉物质的分离

      2020, 20(1):268-274.

      摘要 (47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离和追踪野生裸脚菇属(0612-9)中抗青、绿霉活性物质。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半制备HPLC等分离活性成分,用改良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即浇注法)追踪活性成分,牛津杯法、薄层色谱-紫外荧光法、10%浓硫酸乙醇显色等方法作为验证方法。结果:共制备5种化合物,分别为Ⅰ1.1、Ⅰ1.2、Ⅰ2、Ⅰ3和Ⅱ,改良TLC-生物自显影追踪到4种抗菌活性物质,即Ⅰ1.1、Ⅰ2、Ⅰ3和Ⅱ,样品检测量低至18.6μg/mL。结论:本方法具有清晰、准确的优点,适于引导中度极性活性物质,如该裸脚菇抗菌活性物质等的分离。

    • >综述
    • 发酵肉制品加工中衍生的非健康因子控制研究进展

      2020, 20(1):275-283.

      摘要 (58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微生物发酵的方法,开发肉制品新种类,来达到改善肉品的营养价值,增加风味的目的。然而,由于发酵体系中的不良微生物或发酵原料本身都有可能导致发酵食品中存在一些非健康因子,进而危害人体健康。本文对发酵肉制品加工中衍生的醛类、多环芳烃等内源非健康因子,以及生物胺、亚硝胺等与微生物相关的外源非健康因子的形成机制及其危害进行论述,并从传统方法和生物技术手段两个层面阐述控制非健康因子产生的主要策略,旨在对发酵肉制品产业化生产中,有效降低非健康因子危害,提高食品安全性,为促进发酵肉制品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 大豆蛋白结构柔性与界面功能的构效关系

      2020, 20(1):284-289.

      摘要 (52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不同蛋白柔性区间的预测方法,为研究大豆蛋白界面功能与大豆蛋白柔性区间的构效关系,开发具有良好界面功能性的大豆蛋白,提供了理论参考。蛋白质结构的刚性、柔性影响蛋白质的工程特性、营养特性和生物功能。表面柔性是决定蛋白质性质,尤其是功能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实质上反映了蛋白质构象的运动性,而功能性质,如乳化性、起泡性、溶解度等都与蛋白质构象的运动性有关。通过对蛋白质柔性区间的预测来确定大豆蛋白柔性区间,表征大豆蛋白界面结构柔性特征。通过结构柔性区间定位可明确蛋白质分子的运动轨迹,进一步探究界面吸附大豆蛋白结构重排规律,明确大豆蛋白在界面吸附舒张过程中,区间结构的刚/柔性转变规律,对大豆蛋白分子柔性加工及界面功能性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灵芝多糖的结构及其表征方法研究进展

      2020, 20(1):290-301.

      摘要 (64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灵芝多糖结构复杂、种类繁多,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结构是灵芝多糖发挥生物活性的基础,为探明灵芝多糖的构效关系。近年来,有大量关于灵芝多糖结构表征的研究。本文从灵芝多糖的组成、化学结构和溶液构象入手,对灵芝多糖的结构特征进行系统概述,结合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总结多糖结构表征的方法学研究进展,以期为灵芝多糖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并为进一步探讨灵芝多糖的构效关系奠定基础。

    • 靶向蛋白质组学质谱技术在食物过敏原定量检测中的应用

      2020, 20(1):302-310.

      摘要 (50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食物过敏原的定量检测是实现食物过敏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的重要技术保障。现有国家标准中食物过敏原的检测方法主要为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针对现有方法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本文着重介绍了靶向蛋白质组学质谱技术及其在食物过敏原定量检测中的应用,分析该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为食物过敏原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

    • 复合银离子络合技术在脂质分离分析中的应用

      2020, 20(1):311-318.

      摘要 (50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脂质作为食品中基本的营养成分之一,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和营养学功能。在脂质分离分析中已有溶剂萃取、薄层色谱分离等常规方法。复合银离子络合技术是基于银离子螯合法衍生而来的一种新兴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可提高产物的产量和纯度。本文主要从银离子与脂质络合机理、银离子提取脂质的方法以及银离子在不同生物样品中的应用3个方面介绍近几年国内外最新研发的多种复合银离子络合技术在脂质分离分析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在脂质分离分析中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版权所有 :《中国食品学报》杂志社     京ICP备09084417号-4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三街8号9层      邮政编码 :100048
电话 :010-65223596 65265375      电子邮箱 :chinaspxb@vip.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漂浮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