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健康食品胶体,果胶需求连年增长,而柑橘罐头加工的脱囊衣工艺水是果胶新的重要来源。考虑到柑橘罐头的产品分级及酸碱脱囊衣工艺等差异对后续回收果胶的影响,本研究按柑橘罐头加工方法,以不同果实大小的柑橘囊衣为原料(大橘、中橘和小橘,分别对应果实横径7.3~7.7,5.9~6.3 cm和5.0~5.4 cm),研究了高温酸提(商品果胶工艺)及低温酸提(酸处理工艺)、低温碱提(碱处理工艺)对果胶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工艺对果胶性质影响大,低温碱提的果胶分子质量最大,中性糖含量最高;高温酸提果胶分子质量最小,中性糖含量最少;低温酸提的分子质量与中性糖含量均介于两者之间。柑橘果径对果胶的影响较小,大橘酸溶性果胶含量少于小橘,而碱溶性果胶相反,大橘果胶分子质量较小。提取工艺与柑橘原料的差异会影响所提果胶的性质,本研究为果胶提取提供了理论基础。
摘要:脉冲强光是一种新兴的非热杀菌技术。为研究和预测脉冲强光对黄曲霉菌孢子的杀菌作用,在强度2.86,1.60,1.08,0.93 W/cm2脉冲强光下对固体培养基中黄曲霉菌孢子处理1~60 s,并对处理前、后孢子的微观形态进行扫描电镜分析。运用Log-linear模型、Weibull模型和Weibull+tail模型对杀菌致死曲线进行动力学分析。研究表明,随着照射强度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脉冲强光对黄曲霉菌孢子的杀菌效果增强。初始菌落数为5.15 lg(CFU/mL)的孢子在2.86 W/cm2下处理19 s可被全部杀死。电镜照片显示脉冲强光处理后孢子细胞结构崩溃。Weibull模型和Weibull+tail模型较Log-linear模型能更好地拟合脉冲强光处理黄曲霉菌孢子的杀菌曲线(R2>0.95)。其中Weibull+tail模型能更加精确地拟合杀菌动力学过程(R2=0.9727)。
摘要:玉米醇溶蛋白成膜性好,然而其膜机械性能差,影响了它的实际应用效果。改性是弥补这一缺点的有效手段。选用乙酸、乳酸、琥珀酸、苹果酸、酒石酸与柠檬酸6种有机酸来对玉米醇溶蛋白改性,结果表明:在玉米醇溶蛋白含量为0.1 g/mL;乙醇体积分数90%;羧酸添加量0.03 g/mL;加碱改性溶液pH 5.0;反应温度60 ℃;反应时间30 min条件下,无碱苹果酸改性膜延展率达到(228.17 ± 26.53)%,相比对照组提升154%,而其抗拉强度仅为(0.70 ± 0.05)MPa。碱催化柠檬酸改性膜抗拉强度由(7.18 ± 0.54)MPa提升至(12.73 ± 1.05)MPa,延展率为(3.65 ± 0.21)%,与对照组差距不大。经改性后的玉米醇溶蛋白膜机械性能良好,不仅为它在食品保藏方向的应用打下基础,而且有利于我国玉米产业链的延伸,促进产业成熟。
摘要:食品工业中通常利用乳化剂调控塑型脂肪的物理性质及加工性能,其中,单硬脂酸甘油酯(GMS)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乳化剂。通过考察质量分数1%,2%,4%的GMS对棕榈硬脂在不同温度下的固体脂肪含量(SFC)、硬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发现:棕榈硬脂及其与质量分数1%,2%,4%的GMS混合物的SFC和硬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GMS的添加量对棕榈硬脂SFC的影响在较高温度(21.1~33.3 ℃)下更显著,当GMS添加量高于1%时,棕榈硬脂的SFC随GMS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而在15~30 ℃时,4%GMS的棕榈硬脂的硬度显著高于其它质量分数,且结晶颗粒细小,结晶网络结构致密。结果表明,在温度高于30 ℃时,添加GMS可以增加棕榈硬脂的SFC及硬度,且减小其结晶颗粒粒度,赋予更为致密的结构,这对棕榈硬脂基塑性脂肪在温度较高季节的储运及品质改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扫频超声处理时间对β-乳球蛋白酶解制备多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研究不同的超声预处理时间(10,20,30,60,90 min)对β-乳球蛋白表观结构的影响,以及超声波处理对β-乳球蛋白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分布和疏水性的影响。结论:超声波处理可显著提高β-乳球蛋白酶解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清除能力和Fe2+络合能力。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β-乳球蛋白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扫频超声波处理可以提高β-LG酶解产物的疏水性,并且显著增加多肽中的疏水性氨基酸的含量。扫频超声处理10~60 min有利于分子质量为200~2 000 u多肽的生成,从而提高其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粒径分布表明短时间的超声处理(< 30 min)引起β-LG粒径减小,大分子蛋白的结构疏松,分子间的疏水性作用力增加;长时间(60~90 min)的超声处理则引起大分子蛋白聚集,疏水性作用力降低,蛋白颗粒粒径增大。
摘要:基于超声波对芒果汁中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钝化效果显著低于对芒果粗酶液钝化效果的现象,通过调整粗酶液中糖分、蛋白质含量、介质黏度和pH值,探讨影响超声波钝酶效果的可能因素。采用的超声波处理条件为45 °C,799.31 W/cm2,15 min。结果表明,超声波对糖度为5.0~20 Brix的粗酶液中PPO和POD钝化率比糖度为4.4 Brix的粗酶液分别降低了20.67%~29.36%和40.34%~46.22%(P<0.05);超声波对蛋白质添加量为0.5%~2.5%粗酶液中PPO和POD的钝化率比未添加组分别降低了24.55%~30.9%和42.36%~47.19%(P<0.05)。采用添加不同增稠剂来调整粗酶液的黏度,结果发现超声波对黏度为17.6~27.1 mPa·s的粗酶液中PPO和POD的钝化率比未调整组(黏度15.2 mPa·s)分别降低了27%和30%(P<0.05),而不同增稠剂对超声波钝酶效果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添加柠檬酸来调整粗酶液的pH, 发现超声波对pH 4.0和pH 5.0的粗酶液中PPO和POD的钝化率比未调整组(pH 5.2)降低了22.73%~27.19%和34.58%~41.32%(P<0.05)。上述结果表明食品组分、pH和介质黏度显著影响超声波的钝酶效果。
摘要:探究不同品种芸豆淀粉、抗性淀粉的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以不同品种芸豆为原料,分别采用碱法和压热酶解法制备芸豆淀粉及其抗性淀粉,利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RVA黏度仪等研究不同品种芸豆淀粉和抗性淀粉的分子结构及物化特性。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抗性淀粉颗粒形貌及晶型结构改变;芸豆淀粉及抗性淀粉官能团和化学键组成相同。红芸豆淀粉糊化温度最低、最终黏度和回生值较高;与淀粉相比,各抗性淀粉糊化温度显著升高,糊黏度降低,芸豆淀粉及抗性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均与温度呈正相关,芸豆抗性淀粉的冻融稳定性降低。结论:不同品种芸豆淀粉分子结构特征相同,物化特性不同;压热酶解改变抗性淀粉颗粒形貌及晶型结构;不同品种芸豆抗性淀粉物化特性不同。
摘要:多酚氧化形成的醌类物质作为强亲电体可能与食品体系中多种亲核物质作用,进而引发系列营养与安全问题。利用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酸性(pH 5.0)、中性(pH 7.0)和碱性(pH 8.0)条件下槲皮素醌与5种氨基化合物、2种巯基化合物以及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槲皮素醌在pH 7.0或pH 8.0条件下与8种亲核物质的互作效率显著高于pH 5.0;相同作用条件下,槲皮素醌与巯基化合物互作效率显著优于氨基化合物;在pH 7.0、扫描速率10 mV/s的条件下,槲皮素醌(0.08 mmol/L,以槲皮素计)与5种氨基化合物(16.0 mmol/L)互作效率排序为:L-赖氨酸(55.13% ± 5.37%)>L-精氨酸(39.58% ± 4.64%)>L-甲硫氨酸(17.80% ± 2.72%)>甘氨酸(~0.00%)≈Nα-乙酰-L-赖氨酸(~0.00%),槲皮素醌(0.08 mmol/L,以槲皮素计)与2种巯基化合物及BSA(0.048 mmol/L)互作效率排序为:L-半胱氨酸(63.17% ± 1.51%)>Nα-乙酰-L-半胱氨酸(54.28% ± 2.60%)>BSA(37.55% ± 5.98%)。研究表明:槲皮素氧化形成的醌类物质可以化学改性蛋白质,消耗体系必需氨基酸。
摘要:目的:旨在评价茶多酚(TP)对CdCl2诱导的小鼠急性红细胞损伤及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8周龄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单次腹腔注射CdCl2(30 μmol/L Cd2+/kg)溶液建立急性镉暴露小鼠损伤模型,后续用TP(100 mg/kg)腹腔注射5 d进行干预。检测小鼠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形态、血液及肝脏中Cd(Ⅱ)水平。测定小鼠血清中转氨酶酶活,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并进行肝脏病理切片的组织学检验。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急性镉暴露后导致小鼠肝脏和血液中的镉元素含量、血清转氨酶活性和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显著增加,以及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然而,在急性镉暴露后用TP处理小鼠可减轻CdCl2的氧化损伤,维持红细胞细胞膜,显著提高抗氧化酶SOD、CAT活性,降低MDA水平,防止肝细胞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论:TP不仅与Cd螯合,而且发挥抗氧化作用来减弱CdCl2对小鼠红细胞及肝脏组织的损伤。TP的摄入会降低Cd对血液系统和肝脏组织的损伤。
摘要:探讨1-脱氧野尻霉素(DNJ)对高脂饮食肥胖小鼠脂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为DNJ降脂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喂饲高脂饲料建立小鼠肥胖模型,在持续饲喂高脂饲料的同时灌胃不同剂量的DNJ,40 d后测定实验小鼠一般生理指标,血清及肝脏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高脂对照组相比,灌胃8.0 mg/kg bw/d DNJ可显著降低高脂饮食肥胖小鼠的体重、腹腔脂肪系数及肝脂肪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内脂素水平,显著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联素(ADP)含量(P<0.05);8.0 mg/kg bw/d DNJ可显著降低肝脏组织中促进脂肪合成的相关酶脂肪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显著增加分解相关酶酰基辅酶A氧化酶(ACO)、肉毒碱脂酰转移酶Ⅰ(CPT-1)的酶活(P<0.05)。结论:DNJ可能通过控制脂肪因子分泌及脂代谢相关酶活性来抑制脂肪合成,促进脂肪分解,达到调控高脂饮食肥胖小鼠脂代谢的目的。
任大勇;宫圣洁;朱剑威;王迪;高良锋;曲天铭;刘宏妍;于寒松;
摘要:为研究乳酸链球菌L1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恢复情况,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构建小鼠肠道微生物的16S rRNA基因测序文库,通过菌群结构图、等级丰度分布曲线、热图、稀释性曲线图、维恩图等,分析预防组、治疗组、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结果:模型组中脱铁杆菌门(12.67%)显著升高,菌群结构异常。预防组中厚壁菌门(49.03%)和拟杆菌门(43.15%)的相对丰度接近正常组(44.75%;42.08%)。结论:乳酸链球菌L16能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肠道,调节肠道菌群结构。
摘要:新收获稻米的食用品质不佳,经过自然陈化(3~6个月)可以改善米饭的口感,而采用物理方法不仅能加速稻米陈化还能节省陈化时间,降低仓储成本。本研究采用微波(540 W处理30~50 s)处理稻米,并分析大米糊化性质、质构特性和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微波处理后大米的最终黏度、回生值显著增加,米饭的硬度增加,黏度下降,表明微波处理加速了大米的陈化。组成分析显示,微波处理后大米蛋白质的二硫键增加,同时发现米粒断裂面上的胞间断裂减少,胞内断裂增加,表明微波处理降低了胚乳细胞壁的机械强度。此外,与自然陈化过程中游离脂肪酸含量逐渐上升的变化不同,微波处理后大米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降低,可减少哈败味的产生。这说明适度的微波处理可以加速稻米陈化,抑制稻米的哈败味产生,且微波处理的稻米陈化与胚乳细胞壁和二硫键的变化有关。
摘要:目的:利用酶促法制备干酪乳杆菌/乳糖醇合生元微胶囊,研究乳糖醇浓度对微胶囊特性的影响,并对制备的微胶囊开展应用研究。方法:以黏玉米来源谷氨酰胺转氨酶(TGZ)为催化剂,以酪蛋白和海藻酸钠为壁材,通过内源乳化法对合生元进行双层包埋。利用粒径和干酪乳杆菌在模拟胃肠液中的存活率为指标,确定乳糖醇的添加量,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最后将制备的微胶囊添加到橙汁饮料中,评价干酪乳杆菌在低温贮藏时的存活情况。结果:TGZ可以交联酪蛋白对干酪乳杆菌/乳糖醇合生元进行包埋。当乳糖醇添加量为1.0 g/100 mL时,双层包埋的微胶囊粒径最小,包埋率最大为61.73%。在模拟胃肠液实验中,添加1.0 g/100 mL的乳糖醇可以提高干酪乳杆菌的存活率。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完全包裹在壁材中,表明微胶囊的抗穿透物理屏障对益生菌的保护作用。贮存试验发现,添加乳糖醇后橙汁中的活菌数比未添加乳糖醇的高0.56个对数值。结论:双层微胶囊对乳酸菌的存活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且乳糖醇的存在也可以提高益生菌的存活率,因此益生菌/乳糖醇合生元微胶囊在食品,尤其是功能性食品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摘要:NFC(非浓缩还原)果汁因其丰富的营养而受到普遍关注。以国光苹果为原料,经打浆、酶解、过滤和杀菌等工艺环节制备NFC苹果浊汁,探讨主要加工环节对苹果浊汁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过程中苹果浊汁可溶性糖和还原糖逐渐上升;可溶性蛋白以及果胶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多酚以及黄酮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苹果浊汁加工过程中,多项营养指标间的变化显著相关。酶解过程对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果胶影响较大;过滤过程对蛋白、果胶、黄酮等颗粒构成物的影响较大;杀菌过程使总酚、黄酮等生物活性物质明显减少。旨在为NFC苹果浊汁加工过程中营养素的保持提供理论借鉴,为国光苹果的加工技术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摘要:白酒糟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分,是制备食品添加剂微晶纤维素(MCC)的良好原料来源。在硝酸-乙醇法提取酒糟粗纤维的基础上,探索酸法水解制备高纯度酒糟微晶纤维素(GSMCC)的工艺参数并进行结构表征。着重考察盐酸浓度、温度、液固比和时间4个因素对GSMCC纯度和得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优化法确定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酒糟粗纤维在温度72.3 ℃,盐酸质量分数7.5%,液固比25 ∶ 1(mL/g)的最优条件下水解2 h,可制得纯度92.57%、聚合度276.39的GSMCC,得率高达89.25%;经漂白后纯度略增至93.31%,聚合度降为255.86。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衍射(XRD)分析发现,GSMCC的微观形貌呈不规则颗粒状,具有典型纤维素的红外光谱特征,纤维素晶型为Ⅰ型,结晶度为67.49%。热重分析(TGA)表明GSMCC热稳定性良好。本试验结果说明利用白酒糟制备食品添加剂微晶纤维素的工艺可行且具有良好结构特性。
摘要:研究紫红曲霉和酿酒酵母在红曲甜米酒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形成的作用。利用紫红曲霉和酿酒酵母以不同比例复配进行甜米酒发酵,监测微生物、有机酸和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以发酵12 h为分界点,酵母菌先增加后减少,而红曲菌则同步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添加红曲菌能够显著促进酵母菌增殖。发酵过程中,酒样的糖度不断降低,酒精度不断增加,发酵36 h后有机酸(乳酸、乙酸、柠檬酸、酒石酸)含量迅速增加;随着红曲菌添加量的提高,糖度减少,酒精和有机酸含量均显著增加。发酵过程共检出47种挥发性组分,包括6种醇类、14种酸类、12种酯类、8种醚类、4种醛酮类、2种醌类和1种酚类,其中高级醇类(苯乙醇、香草醇、异丁醇)和酯类(对羟基扁桃酸乙酯)相对含量较高;酸类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不断减少,而醇类、酯类和醚类含量则不断增加;添加红曲菌使酯类在发酵前期迅速增加,显著提高其含量。综上所述,添加红曲菌共发酵,促进了酿酒酵母增殖,显著增加了有机酸和酯类等挥发性组分的种类和含量,对甜米酒风味物质的丰富具有重要贡献。
摘要:探究黄金芽茶鲜叶加工过程中的色泽变化及其内在原因,以期为黄金芽及此类白化茶树品种鲜叶的加工生产提供一定理论指导。以常规茶树品种鸠坑作为对照,分析黄金芽鲜叶在受热加工过程中外观色泽和内在呈色物质含量的变化,采用UPLC法分析叶黄素、β-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脱镁叶绿素a及脱镁叶绿素b等6种脂溶性色素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黄金芽鲜叶杀青后外观颜色由黄变绿,色差a*值由正值(红色)变为负值(绿色),以叶黄素为代表的黄色素含量显著降低,导致绿色素与黄色素含量比值显著上升,呈现鲜绿色;而后续的闷黄工序可使茶叶外观色泽恢复黄色,原因在于闷黄可使茶叶中的叶绿素a/b含量显著下降,绿色素与黄色素含量比值显著降低,使得闷黄后的成品茶外观色泽和色素含量均与鲜叶更为接近,黄金芽鲜叶的色泽优势由此得以凸显。
摘要:通过分析SiO32-与主要味感物间的滋味互作效应,探究其影响茶汤滋味品质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随着SiO32-质量浓度的增加,茶汤甜味上升,鲜味、涩味、苦味及综合滋味品质下降;茶汤中儿茶素、茶多酚、氨基酸、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和Ca2+、K+、Mg2+等离子浸出量下降是SiO32-导致茶汤滋味品质下降的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SiO32-可有效增强谷氨酸钠溶液的鲜味和蔗糖溶液的甜味,显著减弱咖啡碱溶液的苦味和EGCG溶液的苦涩味,具有明显的滋味互作效应。建议日常冲泡红茶应选用含有适量SiO32-(<48 mg/L)的水。
摘要:绿茶饮料的风味稳定性一直是制约高品质绿茶饮料货架期的技术瓶颈。为了提高绿茶饮料的风味稳定性,分析比较了绿茶加工过程中不同蔗糖添加量(0,1%,2%,4%和8%)对绿茶饮料灭菌(135 ℃,15 s)、贮藏(4,25,38 ℃;0~60 d)过程中感官品质以及理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未加蔗糖处理)相比,添加蔗糖使绿茶饮料滋味更鲜爽甜醇,香气浓度增加;灭菌后,添加蔗糖使得绿茶饮料的香气和滋味品质提高,总儿茶素和表型儿茶素含量增加,非表型儿茶素下降;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相比对照,添加蔗糖后的绿茶饮料风味品质有明显改善,包括汤色亮度增加,香气和滋味增强,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以及儿茶素含量均有所增加,在贮藏42 d内添加蔗糖对绿茶饮料风味品质稳定性的提高更为明显,且2%和4%蔗糖添加量对绿茶饮料的风味品质有更好的改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贮藏条件下,绿茶加工过程中添加蔗糖可以较好地改善绿茶饮料的风味品质并保持其稳定性。
摘要:蛹虫草作为一种新食品原料,富含水溶性的新型类胡萝卜素。以蛹虫草子实体为原料,筛选一种安全的提取溶剂和无环境污染的细胞破碎方法,以获得类胡萝卜素的最适提取工艺参数。以类胡萝卜素得率为指标,采用7种溶剂分别提取类胡萝卜素,最终确定乙醇溶液为最适提取溶剂。分别采用超声波破碎法和酸热法提取类胡萝卜素,结果表明超声波破碎法较酸热法更有利于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自变量,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回归模型,获得了类胡萝卜素的最适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3.4%,提取时间30.4 min,提取温度54.4 ℃。在此条件下,类胡萝卜素得率的预测值为2 969.23 μg/g,验证试验的试验值为3 017.31 μg/g,预测值和试验值差异不显著,回归模型拟合程度良好。
摘要:目的:从全国各地土样中分离纯化出一株产壳聚糖酶活性较高的真菌M7a,并优化其固体发酵产酶条件。方法:综合形态学观察和18S rDNA序列测定进行鉴定,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设计确定其最佳固体发酵产壳聚糖酶条件。结果:菌株M7a被鉴定为淡紫紫孢菌,其最佳固体发酵产壳聚糖酶条件为:10 g/L胶体壳聚糖+5 g/L葡萄糖,10 g/L蛋白胨,豆粕麸皮质量比7 ∶ 5,初始pH值为6.0,发酵温度33 ℃及发酵时间5.5 d。产壳聚糖酶优化后达到16.80 U/mL,是初始条件的5.1倍。SDS-PAGE和酶谱分析发现该菌株产胞外分子质量为40.0 ku的壳聚糖酶,且无同工酶。结论:本研究筛选鉴定出一株新颖且产壳聚糖酶活力较高的淡紫紫孢菌 M7a,优化了固体发酵条件,提高了产酶水平,为淡紫紫孢菌壳聚糖酶的分离纯化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摘要:天然虾青素具有突出的生物活性和极高的经济价值。然而,许多研究仍然以丙酮等有机试剂提取虾青素,不仅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而且降低了生产安全性。为探索提取天然虾青素的高效绿色工艺,构建一种新型离子液体-盐双水相体系,考察离子液体种类、温度、pH值等因素对该体系相行为以及虾青素分配系数的影响规律,并从雨生红球藻中提取天然虾青素。结果表明,辛基三丁基溴化膦([P4448]Br)、辛基三丁基氯化膦([P4448]Cl)、四丁基溴化膦([P4444]Br)、四丁基氯化膦([P4444]Cl)、四丁基三氟乙酸膦([P4444]CF3COO)以及四丁基溴化铵([N4444]Br)可与K2HPO4/KH2PO4形成具有低临界共熔温度(LCST)的离子液体-盐双水相体系,其中[P4448]Br形成双水相的能力及其双水相体系萃取虾青素的能力均为最强。在超声功率75 W、超声时间60 min的条件下,[P4448]Br-K2HPO4/KH2PO4双水相体系从雨生红球藻中获得虾青素的萃取率达96.09%。研究结果从新的角度审视双水相体系相行为和生物分子迁移特性之间的关联,为采用双水相分离技术从生物资源中提取天然虾青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摘要:以新鲜鳜鱼为原材料,8 ℃低温腌制发酵臭鳜鱼,研究臭鳜鱼在发酵过程中色泽、质构及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鱼肉色泽、质构和挥发性物质均呈规律性变化。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亮度值L*先显著升高后稍有下降,红度值a*和黄度值b*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色泽指标的综合变化使得鱼肉经发酵后变白亮。鱼肉硬度、凝聚性、胶粘性、咀嚼性和回复性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黏着性在发酵起始即明显增强,后保持稳定,而弹性则逐渐增强。臭鳜鱼硬度较新鲜鳜鱼稍有所降低,其它参数值均增加。挥发性物质组成和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基本呈逐渐增加趋势,发酵成熟臭鳜鱼中含有芳樟醇、柠檬烯、4-甲基-2-戊酮、α-松油醇等多种香气物质。
摘要:采用超声波预处理柠檬片,以干基含水量、干燥速率、复水率、维生素C含量为主要指标,研究超声处理时间对柠檬片干制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预处理后热风干燥柠檬片的干燥速率增加,干燥所需时间至少缩短20%,热风干燥阶段耗能量明显降低;试验范围内的探针式超声处理时间越短,干燥速率越大,而一定范围内的水浴式超声预处理时间越长,干燥速率越大。超声波预处理不仅能降低柠檬片热风干燥时维生素C的损失,而且对干制品的复水率也有较好的改善效果。探针式超声波预处理时间越长,维生素C损失越大,复水比降低,应用中需选择较短时间的预处理;随着水浴式超声波预处理时间的延长,干制柠檬片中维生素C含量呈平缓下降的趋势,复水比逐渐增大,而超声预处理时间延长至11 min后,变化不明显(P<0.05)。探针式超声波预处理3 min、热风干燥160 min的柠檬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32.93 mg/100 g,复水比4.61 ± 0.08;水浴式超声波预处理11 min、热风干燥160 min的柠檬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29.70 mg/100 g,复水比4.60 ± 0.13。
摘要:食物中沙门氏菌的生长是公共健康的重大威胁之一。以生食金枪鱼为研究对象,构建生鱼片中沙门氏菌生长的预测模型。首先,考察恒定温度(8~35 ℃)条件下沙门氏菌在生鱼片中的生长特性,随机选取两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一组生长数据,采用一步法同步构建初级模型(Huang模型、Baranyi模型)和二级模型(Huang Square-Root模型),并通过四阶龙格-库塔法联合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其次,选取另一组恒温条件下的独立重复试验数据及波动温度条件下的生长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一步法适用于生鱼片中沙门氏菌的生长曲线分析,同步构建的Huang-HSR模型和Baranyi-HSR模型具有等同的拟合效果,基于Huang模型对迟滞期有着明确的定义,建议选择Huang-HSR模型;通过一步法估计的沙门氏菌的最低生长温度为6.91 ℃,最大生长浓度为9.15 lg(CFU/g);恒定温度和波动温度验证试验的RMSE分别为0.37 lg(CFU/g)和0.44 lg(CFU/g),其误差分别服从正太分布和拉普拉斯分布。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可用于金枪鱼生鱼片中沙门氏菌的生长预测和风险评估。
摘要:菜豆是人体补充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然而鲜食菜豆由于采后衰老和木质化,导致其食用品质下降。为探究1-甲基环丙烯 (1-MCP) 对鲜食菜豆采后木质纤维化的影响,以白棒豆、无筋白棒豆和青棒豆豆荚为材料,研究1-MCP对其生理、纤维素、木质素及其相关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鲜食菜豆采后木质纤维化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经1-MCP处理可以降低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uSy)的活性,抑制还原糖向纤维素转化;通过抑制苯丙氨酸裂解酶(PAL)、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和肉桂酸脱氢酶(CAD)的活性,降低木质素单体合成,抑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超氧阴离子向过氧化氢的转化,从而抑制木质素单体的聚合,最终实现抑制鲜食菜豆的木质纤维化。
摘要:目的:以PhIP为代表的致癌性杂环胺广泛存在于肉制品中。黑胡椒是肉品加工行业较为常用的香辛料。前期研究证实添加黑胡椒对PhIP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亟待筛选和鉴定出黑胡椒中抑制PhIP活性的化合物。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提取物的抑制率,确定提取试剂,制备一系列黑胡椒提取物。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提取物HPLC谱图中筛选出对PhIP抑制率显著影响的化合物峰,并加以鉴定。结果:相较于其它提取物,乙醇提取物最具抑制活性,且用100%乙醇超声萃取60 min所得提取物的抑制率最高。对24个不同提取条件下乙醇提取物HPLC峰面积和抑制率进行PCA分析,筛选出2个与PhIP抑制率显著相关的关键峰,经HPLC-TOF-MS鉴定,分别为丁子香酚和槲皮素。结论:黑胡椒乙醇提取物可作为一种良好的肉制品PhIP抑制剂,PhIP抑制活性的关键化合物为丁子香酚和槲皮素。本研究结果为正确使用黑胡椒这一天然PhIP抑制剂提供理论基础。
摘要:以药食同源食品金银花为原料,采用水溶-醇沉方法结合高压液相制备,优化目标成分绿原酸萃取、分离条件,制备了绿原酸标准对照物质并进行分析鉴定。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和核磁H谱、C谱对获得的标准物质进行化学结构鉴定,以高效液相色谱配紫外检测器对获得的标准物质进行均匀性(瓶间、瓶内)和不同温度下的短期(1周,常温,4 ℃,-20 ℃)、长期(6个月,-20 ℃)稳定性检验;采用同一方法多实验室联合定值方式进行定值分析。结果表明,研制的绿原酸标准物质纯度定值结果在99%以上,有效期至少6个月(-20 ℃)。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绿原酸标准物质纯度高,并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可用于金银花中绿原酸分析方法的确证和评价。
摘要:为研究杂环类双功能螯合剂在重金属人工抗原制备方面的效果,选取2-S-(4-氨基苯)-1,4,7三氮杂环壬烷-1,4,7-三乙酸(P-NH2-Bn-NOTA)和重金属铅为研究对象,以NOTA为双功能螯合剂,采用戊二醛法将重金属铅分别与载体蛋白BSA和OVA偶联制备人工抗原,经测定其结合比分别为9 ∶ 1和7 ∶ 1。以免疫原免疫兔子制备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并建立ic-ELISA,其回归方程为y=12.127ln(x)-11.386(R2 = 0.9961),IC50和IC20分别为157.89,13.30 ng/mL,说明制备的多抗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交叉反应试验显示:除了与镉交叉反应率为12.3%外,该抗体与重金属铁、铜和锌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5.3%,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本研究成功制备了重金属铅人工抗原及多克隆抗体,采用杂环类双功能螯合剂制备的重金属人工抗原效果较好,为下一步开展杂环类双功能螯合剂在重金属人工抗原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摘要: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一种适合于假冒以及国内外不同品牌豆浆粉的无损鉴别方法。采集国内外不同品牌豆浆粉以及假冒豆浆粉共132个样本的近红外光谱,利用连续小波变换方法扣除光谱中的背景和基线干扰,基于标准偏差与相对标准偏差筛选出特征波长,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不同品牌与假冒豆浆粉进行鉴别。结果表明:连续小波变换能够有效消除基线的干扰,波长筛选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鉴别的准确性。采用该方法,假冒豆浆粉、进口豆浆粉与国产豆浆粉之间的鉴别准确率达100%,而不同品牌豆浆粉之间的鉴别准确率达93.94%。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方可有效实现对国内外不同品牌豆浆粉以及假冒豆浆粉的快速无损鉴别分析。
摘要:目的:采用国产的天根细菌基因组提取试剂盒,制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达到国家核酸标准物质要求的食源性病原菌的基因组样品。方法:以4种食源性病原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单增李斯特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首先使用进口OMEGA细菌基因组提取试剂盒和国产天根细菌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4种病原菌的基因组,然后对国产试剂盒提取的基因组浓度和纯度较低的大肠埃希氏菌O157:H7、肠炎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组提取方法进行优化。最后对4种病原菌基因组的完整性和纯度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并分别对4种病原菌的特征毒力基因进行PCR扩增验证。结果:通过方法优化,使用国产天根细菌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的4种病原菌的基因组质量浓度均在50 ng/μL以上,A260/A280和A260/A230的值在1.7~2.0之间,基因组DNA条带完整,无RNA和蛋白污染,各菌株的特征毒力基因均为阳性。结论:通过基因组提取方法的优化,得到符合国家核酸标准样品要求的4种病原菌基因组样品,为后续大量制备核酸标准样品奠定了基础。
摘要:拟除虫菊酯在体内积蓄会对人体神经和皮肤产生危害,甚至会产生突变,引起出生缺陷及癌症。高效氯氟氰菊酯是一类典型菊酯类杀虫剂,在食品中的残留量已经引起公众的普遍关注。本文将超声提取前处理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建立用于检测茶叶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残留。最佳超声条件为:料液比1 ∶ 10(g/mL)、超声功率80 kHz、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20 ℃。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在1~100 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16,定量限和检出限分别为1 μg/L和0.2 μg/L。采用空白基质匹配标准溶液的方法进行标准校正,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平均回收率在76%~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853%。
摘要:鹰嘴豆为一种高营养豆类植物。为深入了解其营养价值,用80%甲醇溶液提取酚类物质,对提取物中不同存在形态的酚类化合物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并对其提取物进行酚类的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酚酸含量最高部分为糖苷键合态酚类物质(0.81 mg/g),黄酮含量最高部分为游离态酚类物质(0.26 mg/g),不同存在形式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不同;80%甲醇提取物通过UPLC-QTOF-MS定性分析,对其24种化合物进行鉴定,包括12种黄酮、4种酚酸;HPLC-QQQ-MS定量分析表明:对羟基苯甲酸、香豆酸、原儿茶酸类化合物含量丰富。
摘要:熏马肠是我国哈萨克族居民加工的一种传统肉制品,煮制成熟的熏马肠和汤汁都深受人们的喜爱,为了量化熏马肠煮制过程中滋味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释放,对不同煮制时间汤汁中的游离氨基酸、主体风味特征、味觉特性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组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汤汁中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呈增加趋势,煮制105 min和120 min时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煮制初期(P<0.05),而不同煮制时间的呈鲜、呈甜和呈苦味氨基酸百分比差异不显著(P>0.05)。汤汁咸味值、鲜味值、丰富度、苦味值、苦味回味值均随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涩味值和涩味回味值的变化规律不明显。不同煮制时间汤汁的挥发性成分具有明显差异,挥发性物质总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汤汁主体风味成分在PC1和PC2上的方差贡献率为97.06%,风味特征明显,且在LD1和LD2上的方差贡献率为85.27%,通过风味主体成分可以区分不同的样品。煮制105 min时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主体风味得到一定保持,涩味值未显著升高,较适宜用作熏马肠的熟制。
摘要:利用同时蒸馏萃取(SD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收集酵子馒头(JSB)与酵母馒头(YSB)的挥发性物质,并结合气-质谱联用(GC/MS)和气相嗅闻(GC-O)技术,对其挥发性物质和香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DE吸收液适合分馏和浓缩。HS-SPME最佳条件为吸附温度55 ℃,吸附时间30 min,解吸时间6 min。GC/MS分析发现,两种馒头共有组分23种,主要组分是乙醇、3-甲基-1-丁醇、正己醇、(E)-2-壬烯醛、2-正戊基呋喃、萘、苯甲醛、戊基苯、壬醛、香叶基丙酮,共有组分在JSB中相对含量较高(>60%),在YSB中含量较低(<50%),其中JSB中乙醇的相对含量最高(63%)。JSB中酸类、含苯环类、杂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高于YSB,表现出醇香、果香和坚果香味。而YSB中烯烃类、醛类、酯类、酮类化合物高于JSB,其香气不如JSB浓郁。JSB与YSB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明显,导致两者表现出不同的香气特征。
摘要:高F值寡肽是一种由高支链氨基酸含量与低芳香族氨基酸含量组成的小肽体系。因为它独特的氨基酸组成,使其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本文概述了高F值寡肽的生产现状及通过酶法生成高F值寡肽的机制。针对目前酶法生产高F值寡肽制品存在的问题,就内、外肽酶等肽酶体系实现高效生成高F值寡肽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摘要:皂苷以其独特的化学结构表现出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抗病毒、保肝等多种生理功效,已在食品、药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蛋白质是各类食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皂苷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会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对食品的品质产生影响,近年来引起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概述二者相互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及分析方法,相互作用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明确皂苷和蛋白质相互作用对复杂食品体系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摘要:食源性低聚肽是以食用蛋白为原料水解的产物,分子质量小于1 000 u,一般由2~10个氨基酸构成,可不需消化或稍加消化即可吸收,吸收利用率较高。食源性低聚肽具有一些生理活性功能,如抗氧化、抗菌,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等。近年来,食源性低聚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及化妆品等行业。从理论上来说,一般形成抗原表位至少需要5个氨基酸,由2~10个氨基酸组成的食源性低聚肽能够形成抗原表位而存在IgE介导过敏的潜在风险。据此,本文对可能引起食源性低聚肽致敏风险的因素,如存在抗原表位和可能发生交叉过敏反应进行分析,并对可能用于评价食源性低聚肽致敏性的方法进行介绍,对如何降低食源性低聚肽致敏风险的加工方法进行探讨,为食源性低聚肽的更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